首页> 中文学位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早期视网膜解剖学复位率

2.2 最佳矫正视力(BOVA)

2.3 眼压

2.4 总手术时间

2.5 眼前节反应

2.6 晶状体处理

2.7 手术并发症

3 讨论

3.1 术后早期视网膜解剖学复位率

3.2 视力

3.3 眼前节反应

3.4 玻璃体切割手术及重水与硅油的应用

3.5 巩膜冷凝与眼内激光光凝

3.6 晶状体的处理

3.7 眼压

3.8 手术并发症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英文缩略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23G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应用眼内激光光凝和20G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应用眼内激光光凝联合巩膜冷凝对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giant retinal tear,GRT)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份至2016年5月份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GRT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32只眼),其中14例14只眼行20G玻璃体切割+眼内激光光凝联合巩膜冷凝手术治疗;另18例18只眼行23G玻璃体切割+眼内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收集临床相关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前节反应情况、晶状体的处理、视网膜早期复位率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研究。
  结果:术后1个月早期解剖学复位率:两组间术后早期解剖学复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BCVA:在术后1个月时20G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t=4.21P=0.001),23G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t=6.68P=0.000)。术后两组间BCVA在术后1周,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后1天、1周、1个月两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术后1个月时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组术后第1天有3例(21.4%)眼压大于21mmHg小于30mmHg,1例(7.1%)大于30mmHg。23G组术后第1天有7例(38.9%)眼压大于21mmHg小于30mmHg(P=0.446),3例(16.7%)大于30mmHg(P=0.613)。手术总时间:20G组为124.53±27.43min,23G组为119.26±18.81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P=0.54)。眼前节反应:23G组在术后1天、1周时球结膜充血水肿较20G组轻(P<0.05),23G组在术后1天时前房闪辉反应较20G组少(P=0.012)。并发症:23G组出现4例(22.2%)术中巩膜套管滑脱;20G组出现8例(57.1%)玻璃体崁顿,23G出现1例(5.6%)玻璃体崁顿,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结论:GRT手术中经23G巩膜穿刺口,在全视网膜镜和巩膜顶压的辅助下行眼内激光光凝,可不联合应用巩膜冷凝而达到封闭GRT视网膜裂孔的效果。23G手术巩膜穿刺口小,有巩膜套管保护,对眼部创伤小,眼表反应轻。表明23G玻璃体切割术+重水填充+眼内激光光凝+硅油填充的手术方式是治疗GRT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