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6h】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案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心血管相关代谢性危险因素指标

2.2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指标

3 讨论

3.1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的特异性标志物:血浆sVCAM-1、sICAM-1、MCP-1浓度的影响

3.2 艾塞那肽对患者冠状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

3.3 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腹围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艾塞那肽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方法:将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指导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运动;一组艾塞那肽治疗组,给予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前4周给予艾塞那肽5ug/次,早晚餐前各一次,后8周10ug/次,早晚餐前各一次,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如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sVCAM-1)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监测治疗前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性指标,如空腹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c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体质指数、腹围。
  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sICAM-1、sVCAM-1、MCP-1、F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sICAM-1、sVCAM-1、MCP-1水平下降,FMD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艾塞那肽组较对照组sICAM-1、sVCAM-1、MCP-1水平下降,FMD升高。对照组治疗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c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体质指数、腹围、空腹C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塞那肽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c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体质指数、腹围水平下降,空腹C肽水平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艾塞那肽能改善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异常,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一定程度的预防和减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