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研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水平干预模式研究
【6h】

广西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研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水平干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
  随着艾滋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发展,我国疫情正呈现整体低水平、局部高水平的流行态势。其中,广西HIV/AIDS患者总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二,农民成为新发病例最主要人群,这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广西基层医院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为:护理人员对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深入、缺乏系统性且职业防护行为依从性差、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尽管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已认识到形成与强化护理人员“预防HIV/AIDS职业暴露”意识对转变其不当防护行为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对如何培养与强化个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故研究树立护理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理念,实现护理人员不当职业防护行为转变,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
  1、开展广西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研,了解广西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的风险与防护现状,为构建有效干预模式提供研究依据;
  2、在健康信念模式等行为干预理论指导下,以树立与强化护理人员“预防HIV/AIDS职业暴露”的信念为研究切入点,构建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的干预模式;
  3、开展干预模式实践,验证本研究干预模式的有效性,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4、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相关知识认知度与职业防护行为依从性,切实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保护护理人员切身利益。
  研究内容:
  1、抽样调查广西基层医院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评估其HIV/AIDS职业暴露风险与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度及其防护行为依从性,了解广西基层医院护士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探讨开展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干预的现实依据;
  2、以健康信念模式等行为干预理论为导向,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护理人员“预防HIV/AIDS职业暴露”信念形成与强化的关键点,构建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干预模式;
  3、以广西基层医院护士作为干预对象,采用比较法检测干预前后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并运用对比研究法,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差异,验证研究构建的干预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前期阶段,研究者广泛收集相关书籍资料与信息、检索有关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的最新文献,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现状、干预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我国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风险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本研究的的开展寻找基本支持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一方面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象的职业暴露经历,评估其HIV/AIDS职业暴露风险,另一方面评估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奠定本研究的现实依据。
  3、对比研究法
  在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的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分别测评,比较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认知度与防护行为依从性的变化,并对干预效果加以分析、比较,验证该干预模式的有效性。
  4、统计分析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科学评价研究结果,证明研究成果的效度与信度。
  5、咨询法
  本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得到相关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尤其是制定调查问卷、设计干预方案以及教育微课视频制作上,更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向专家咨询,得到专家的支持与帮助,确保了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研究结果:
  1、参与本次调查295名护理人员中,31名(10.51%)护理人员有职业暴露的经历,结合当前广西HIV/AIDS流行病学情况,意味着他们面临极高的HIV/AIDS职业暴露风险。同时,对该31名职业暴露者分析发现:
  ⑴职业暴露高发年龄段(P<0.001):
  ①19-25岁占56.67%;
  ②大于35岁占43.33%;
  ⑵职业暴露高发护龄段(P<0.001):
  ①护龄3年以内占56.67%;
  ②护龄16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占43.33%;
  ⑶学历层次与职称越高,职业暴露发生率越低(P<0.05):
  ①中专学历占67.74%;
  ②大专学历占29.03%;
  ③本科3.23%;
  ⑷职业暴露途径:
  ①被患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皮肤占87.10%,是最主要暴露途径;
  ②被病人血液、体液溅入黏膜占12.90%;
  ⑸职业暴露过程:
  ①拔针时占90.32%;
  ②注射时占9.68%;
  ⑸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发现:
  ①暴露者不熟悉护理操作,占48.4%;
  ②工作量大而违反护理操作规范,占32.26%;
  ③在知情服务对象为HIV/AIDS等传染病患者时,面对病人太紧张,占19.34%。
  2、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偏低
  本研究问卷设计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部分总分为70分,职业暴露防护行为依从性部分总分为50分。护理人员在
  ⑴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部分,得分平均为(48.21?4.73)分;
  ⑵防护行为依从性部分,得分平均为(31.52?3.74)分。
  ⑶在以下条目低分最突出:
  ①HIV对所有化学消毒剂敏感(2.08±0.97)分;
  ②窗口期与潜伏期的区别(2.27±1.33)分;
  ③HIV的诊断方法(3.12±0.32)分;
  ④双手回套针帽(1.63±1.17)分;
  ⑤佩戴双层手套(2.54±1.20)分;
  ⑥定时更换口罩(2.48±1.20)分。
  3、各类别护理人员的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比较:
  ⑴根据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医院级别不同,将295名护理人员分类,各类别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与防护行为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⑵二级医院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水平高于一级医院(P<0.05);
  ⑶学历、职称越高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水平越高(P<0.05)。
  4、开展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干预后,研究对象HIV/AIDS防护知识与职业防护行为依从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为P<0.001):
  ⑴防护知识得分由(48.21?4.73)分提高至(62.69?3.88)分(t=-24.26,P<0.001);
  ⑵防护行为依从性得分由(31.52?3.74)分提高至(37.54?3.73)分(t=-4.79,P<0.001);
  ⑶尤其表现在HIV/AIDS存在与灭活、窗口期概念、操作中最主要暴露途径、双手回套针帽、污染利器插入茂菲氏滴管或输液瓶瓶口、定期参加医院职业安全培训方面增幅显著(均为P<0.001)。
  研究结论:
  1、广西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10.51%),结合广西区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病学现状,可以推断其面临着极高的HIV/AIDS职业暴露风险。其中,影响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护龄、学历与职称;最主要暴露途径为被污染针头刺伤皮肤;最主要暴露过程是拔针时;最主要暴露原因是不熟悉护理操作与工作量大而违反操作规程;
  2、广西基层医院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较低,表现在: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职业暴露防护行为依从性低,不利于护理人员有效开展艾滋病职业防护工作,不利于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安全,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3、本研究构建的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的干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防护知识与职业暴露防护行为依从性,为提高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水平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