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分析技术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6h】

空间分析技术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血吸虫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附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湖北省血吸虫病基础数据库,利用插值技术生成疾病专题地图将湖北省血吸虫病的地理空间分布特点和时间动态变化趋势可视化。通过分析血吸虫宿主钉螺的分布特点及相关气候因素,探索影响湖北省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生态因素。在探讨空间分析技术在自然疫源性疾病方面的应用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4-2008年湖北省47个市县历年血吸虫病发病资料,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万数据,湖北省各市县气象数据(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应用地理信息软件MapInfo8.0、ArcGIS9.2,采用叠加分析与空间统计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血吸虫病的时空分布和趋势进行制图,对其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血吸虫病相关生态环境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可能的环境危险因素。
   结果:
   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技术制作的血吸虫病例插值专题图与湖北省县市界地图图层叠加分析,显示湖北省血吸虫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高发区和低发区。2004-2008年湖北省血吸虫病发病率及查出钉螺面积的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域Moran'sⅠ系数介于0.25~0.32之间,且P<0.01,说明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布、查出钉螺面积分布都存在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即呈统计学意义的聚集性分布。全域Getis'sG系数介于1.34~1.75之间,且P<0.01说明整个湖北省血吸虫病感染率及查出钉螺面积不仅存在聚集区,而且是高发病率聚集区。随着历年时间变化,流行区有从南向北方向扩散的趋势。血吸虫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与血吸虫病宿主相关的气候因素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都与血吸虫病发病率有统计学关联。
   结论:
   G1S空间分析技术在全域性尺度上,功能强大,应用性强,揭示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对疾病的各项指标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湖北省血吸虫病的分布在空间隔上存在明显的高聚集性,这说明血吸虫病的生态传播半径可能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主要取决于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生态环境相关因素和宿主可活动范围,研究钉螺的扩散规律以及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的影响规律对于控制血吸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基本明确了血吸虫病在湖北省的分布概况及聚集性,这对湖北省血吸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区随时间推移有从南部向北部扩散的趋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控制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扩散具有积极意义。@2

著录项

  • 作者

    胡茂琼;

  •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红霞;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32.210.1;R181.34;
  • 关键词

    湖北省; 血吸虫病; 空间分析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