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构造研究
【6h】

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构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现状及意义

1.3研究内容及目标

1.4研究方法

1.5可行性研究分析

1.6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区域地层

2.2区域构造

2.3区域岩浆岩

2.4区域矿产及分布

2.5区域构造应力分析

2.6区域构造演化

2.7小结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矿区地层

3.2矿区构造

3.3矿区岩浆岩

3.4矿区典型勘探线物、化探特征

3.5小结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矿体特征

4.2矿石特征

4.3围岩蚀变

4.4矿化特征

4.5成矿期次划分

4.6矽卡岩蚀变分带与矿化阶段

4.7小结

第5章 矿床成因研究

5.1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5.2成矿物质来源

5.3成矿时代——白钨矿Sm-Nd同位素测年

5.4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5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控制因素

第6章 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6.1不整合接触界面控矿

6.2张裂构造控矿

6.3层间裂隙、破碎带控矿

6.4岩体接触界面控矿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论文以江西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矿山坑道及钻孔岩芯编录,室内综合分析测试,对朱溪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成矿流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并利用同位素测年厘定成矿时代,进而分析矿床成因,同时深入分析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为下一步找矿提供理论指导。 朱溪铜钨矿床是近年来于赣北地区新发现的超大型矽卡岩型铜钨多金属矿床,是继德兴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之后,赣东北地区又一重大的找矿突破;该矿床区域构造上位于钦—杭结合带江西段,赣东北深大断裂北西侧,塔前—赋春断裂中部。 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矿体以隐伏矿体为主,浅部铜矿体小且断续出现,往深部逐渐过渡为厚大连续的钨矿体;矿床主成矿元素在水平方向上自南西往北东方向和垂向上自下而上均表现为W→W/Cu→Cu富集的特征,反映了成矿元素在由高温到低温转变的过程。 通过对各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分析显示,退变质矽卡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于167~355℃之间(均值270.29℃),相对应的流体盐度集中于0.78~0.93wt%NaCleqv之间(均值4.04wt%NaCleqv),密度集中于0.64~0.90g/cm3(均值0.75g/cm3)。反映了白钨矿及硫化物大量沉淀时的成矿热液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体系。 通过对退化蚀变阶段的白钨矿Sm-Nd同位素测试分析,对Sm-Nd同位数数据进行等时线拟合,获得其Sm-Nd等时线年龄为144±5Ma,代表了退变质阶段形成时代,属晚侏罗世构造—岩浆活动产物。 朱溪铜钨多金属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具有“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矿体主要产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性地层中,其产布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说明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因素影响;矿体分布受不整合接触构造、岩体接触构造、张裂构造、层间裂隙及破碎带控制;矿区深部岩浆岩(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来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