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议事协调机构在流域治理中的运作逻辑——以G市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为例
【6h】

议事协调机构在流域治理中的运作逻辑——以G市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研究的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1.1.3研究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整体性治理(协调)理论研究综述

1.2.2科层协调机制研究综述

1.2.3评述

1.3研究方法与创新及难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创新及难点

2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及基本理论

2.1核心概念

2.1.1流域

2.1.2科层协调(加强“斜向协调”)

2.1.3议事协调机构

2.2分析框架

2.3基本理论:整体性治理协调

3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成立背景及原因

3.1成立背景

3.1.1 G市水资源概况

3.1.2 N河流域概况及治理成就

3.2成立及调整的原因

3.2.1运动式治理转入常态化

3.2.2降低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成本

3.2.3减少碎片化治理矛盾

3.2.4解决治理责任的归属困境

4 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科层协调的机制与过程

4.1指挥部职能职责

4.2指挥部协调机制运行效果分析

4.2.1价值协同:突破本位主义 树立共同目标

4.2.2信息共享:击破数据私有 助推高效协同

4.2.3诱导与动员:打破常规任务 聚合行政资源

4.2.4非结构化监督:文件与批示 传导个体政治压力

4.3事件呈现:S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科层协调过程

4.3.1项目前期协调过程

4.3.2项目中期协调过程

4.3.3项目后期协调过程

5 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科层协调的困境

5.1压力型体制下价值趋同困难

5.2过度地权威依赖

5.3评价和补偿机制不健全

6 结论与展望

6.1 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运作逻辑

6.1.1运作逻辑一:找到行动主体

6.1.2运作逻辑二:诱导与动员

6.1.3运作逻辑三:协调推动

6.1.4运作逻辑四:监督考核

6.2指挥部与普通议事协调机构比较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政府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都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传统科层组织范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元化的公众需求。全球范围的“水危机”带来了公众对水环境安全的迫切需求。而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所构成的水危机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流域治理刻不容缓。因为流域水体天然具有的流动性特点,产生了流域治理的责任主体“跨区域、跨部门”这一特征。这也使得流域治理,成为观察分析政府各部门间如何划分责权归属、如何统筹协调的绝佳场域。 本文将G市N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议事协调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指挥部2015年至今内部协调机制的运作逻辑。指挥部繁杂的协调过程及选择动因仿佛一个神秘的“黑箱”,笔者尝试打开协调过程的“黑箱”,帮助流域治理中的行动主体优化协调过程、提高协调效率。首先,指挥部成立的原因是运动式治理转入常态化、降低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成本、减少碎片化治理矛盾、解决治理责任的归属困境。其次,运用整体性治理协调理论对指挥部协调机制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S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科层协调过程的全景再现,展示科层协调的一般性过程,将流域治理中部门协调的困境和问题具象化,试图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取得一种彼此理解,减低“内部耗损”。最后,梳理出议事协调机构在流域治理中的运作逻辑:通过“任务发包”“责任捆绑”的方式,集中更多的行政资源为它所用;借助政府领导者权威的身份自上而下的对各级各部门进行诱导和动员;议事协调机构“虚体”“实体”结合,在反复博弈过程中协调推动,并辅之以监督和考核。同时,通过比较看出,指挥部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的升级版,在注意力分配、独立自主性、动态连贯性等方面都要优于普通的议事协调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提出了“斜向”协调这一概念。笔者发现,科层协调机制不仅包含服从权威的纵向协调,讲究平等互利的横向协调,甚至包含了“斜向协调”。而这样的“斜向”协调关系,恰好与横向、纵向协调交织成科层协调的“一张网”。这是否意味着,在地方政府的治理实践中,在共同目标和有限资源的驱使下,基于“条”“块”之间强烈的合作诉求,科层协调已经在有意或无意的吸纳市场协调、网络协调的优点,完成“自我升级”,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