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海生态系统汞在生物链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
【6h】

草海生态系统汞在生物链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

1.4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草海自然环境概况

2.2 草海生态环境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3.1 采样点设置

3.2 样品采集

3.3 样品分析

3.4 质量控制

3.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草海植物汞含量与分布特征

4.2 草海底栖动物汞含量与分布特征

4.3 草海鱼类汞含量

4.4 草海浮游生物汞含量

4.5 草海湿地鸟类汞含量测定结果

4.6 草海湿地食物链中汞的富集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特色与创新

5.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汞在水生食物链中的富集及迁移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研究草海湿地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鸟类等汞以及甲基汞的含量及分布规律,并在探究草海生物汞和食物链的基础上,分析草海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汞在草海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生物链中的富集及迁移特征。
  草海水生植物研究结果表明:
  ①总汞含量范围干重5.18~40.06ng/g(均值12.78ng/g),甲基汞含量范围干重0.04~2.47ng/g(均值0.34ng/g)。
  ②挺水植物空心莲子草和浮水植物睡莲有很强的汞和甲基汞富集能力。
  ③草海湿地周边点植物汞和甲基汞含量显著高于湖中点的植物。
  ④草海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总汞的富集系数为0.06~0.20(均值0.12),沉积物甲基汞的富集系数为0.40~2.87(均值1.40),水生植物对沉积物甲基汞的富集系数要显著高于对沉积物总汞的富集系数。
  草海底栖动物研究结果表明:
  ①秀丽白虾、中华圆田螺、蜻蜓幼虫和摇蚊幼虫是草海湿地底栖动物的优势物种。夏季和春季较冬季底栖生物要明显丰富,且含量高于春季和冬季。
  ②所有底栖动物总汞含量范围0.51~46.55ng/g(均值7.82ng/g),甲基汞含量范围0.04~27.71ng/g(均值4.31ng/g)。夏季样品中总汞含量顺序为中华圆田螺>豆螺>蜻蜓幼虫>秀丽白虾,冬季样品顺序为蝌蚪后期>蜻蜓幼虫>秀丽白虾,春季样品摇蚊幼虫>中华圆田螺>水蛭>豆螺>秀丽白虾,总汞含量顺序与甲基汞含量顺序不一致。
  ③中华圆田螺与沉积物甲基汞含量显著相关(R=0.931,p<0.01)。
  ④湖边点底栖动物总汞和甲基汞含量高于湖中点。
  ⑤草海底栖动物对水体总汞的富集范围0.11*103~10.32*103(均值1.73*103),对水体甲基汞的富集范围0.25*103~173.19*103(均值26.94*103)。
  草海鱼类研究结果表明:
  ①鱼的总汞含量1.10~68.22ng/g(均值8.47ng/g),甲基汞含量范围在0.10~36.53ng/(均值3.04ng/g)。
  ②小型鱼类的汞含量明显高于大型鱼类。
  ③总汞对水体富集系数0.24*103~15.13*103(均值1.88*103),水体甲基汞的富集系数0.63*103~228.31*103(19.00*103),对甲基汞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对总汞的富集系数。
  草海浮游生物研究结果表明:
  ①草海浮游动物总汞含量范围干重27.03~624.50ng/g(均值181.96ng/g),浮游植物总汞含量范围干重40.23~325.97ng/g(均值135.01ng/g),浮游动物甲基汞含量范围干重0.02~173.55ng/g(均值8.95ng/g),浮游植物甲基汞含量范围干重0.02~1.01ng/g(均值0.20ng/g)。
  ②大于212μm的浮游动物汞含量高于100~212μm的浮游动物,春季浮游生物含量高于夏季。
  ③浮游动物总汞和甲基汞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60*104~13.85*104(均值4.03*104)和0.013*104~108.47*104(均值5.59*104),浮游植物分别为0.89*104~7.23*104(均值2.99*104)和0.013*104~0.63*104(均值0.13*104)。
  草海鸟类研究结果表明:
  ①鸟类羽毛的总汞含量范围为40.41~5057.76ng/g(均值1192.53ng/g),甲基汞含量范围0.75~112.63ng/g(均值24.38 ng/g)。
  ②鸟类羽毛甲基汞含量显著与总汞含量相关(r=0.684,p<0.01)。
  ③不同鸟类羽毛组织对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
  ④鸟类羽毛对草海水体汞和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达0.9*104~112.13*104(均值20.47*104)和0.47*104~70.39*104(均值9.52*104)。
  草海湿地中水生食物链研究结果表明:
  ①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30.44‰~-11.66‰(均值-21.51‰±3.61‰),δ15N值的分布范围为-1.88‰~20.68‰(均值8.69‰±3.92‰)。
  ②草海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汞和甲基汞按照生产者→消费者随着食物链的流动进行富集,而且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而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