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6h】

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和手段

1.4研究主要内容

1.5本次工作概况

2贵州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

3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

3.1气象

3.1.1气温

3.1.2降水

3.1.3湿度、蒸发量和干旱指数

3.2水文

3.2.1水系

3.2.2地表径流

3.3主要地层及其岩石

3.3.1石炭系

3.3.2二叠系

3.3.3三叠系

3.3.4碳酸盐岩石特征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4地质构造

3.4.1黔北台隆

3.4.2黔南台陷

3.5地形、地貌

3.5.1 地形特征

3.5.2地貌特征

3.6人为活动

3.7小结

4贵州西部岩溶山区地貌类型与水土流失息息相关

4.1岩溶盆地边缘地区水土流失情况

4.2峰丛深洼地区水土流失情况

4.3峰丛峡谷区水土流失情况

4.4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及峰丛谷地、峰丛山地地区水土流失情况

4.5小结

5贵州西部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5.1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措施介绍与讨论

5.2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植物措施介绍与讨论

5.3贵州西部不同地貌类型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分析

5.3.1岩溶盆地边缘地区

5.3.2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峰丛谷地及峰丛山地地区

5.3.3峰丛深洼地区

5.3.4峰丛峡谷地区

5.4小结

6结论及展望

6.1主要结论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贵州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特别是在贵州西部岩溶山区,其结果将导致土地石漠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岩溶山区自身特殊的地质地理背景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有关。本文从贵州西部岩溶山区的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方面,讨论贵州西部岩溶山区水土流失背景,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贵州西部岩溶山区不同地貌类型区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不同地貌类型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通过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认识: 1、贵州西部地处副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雨热同季,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区内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因而气候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降水情况也有差异,常常暴雨频繁且强度大,易产生水土流失。 2、贵州西部境内地表水系发育,各水系流程长、流域面积大,是水土流失的载体,对水土保持产生危害。 3、贵州西部主要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结果,导致岩溶面上岩.土之间的粘结力差,保水保土能力差,易产生水土流失。 4、贵州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岩层破碎和褶皱,地形起伏较大,致地表径流易产生水土流失。 5、贵州西部广布的碳酸盐岩形成各种岩溶地貌,不同的岩溶地貌对水土流失程度影响不一。其中:岩溶盆地边缘、峰林谷地、峰丛浅洼、峰丛谷地和峰丛山地等地区,水土流失程度多为微度-中度;峰丛深洼和峰丛峡谷区,水土流失程度多为强-剧烈。在同一类型地貌区,年均水土流失量随坡长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基岩为纯灰岩的土层较不纯灰岩(如云灰岩、含泥质灰岩等)的土层,其水土流失量高。 6、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将会破坏生态平衡,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7、针对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的自然和人为环境,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