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高两低”高效型黄籽杂交油菜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6h】

“三高两低”高效型黄籽杂交油菜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5小结与讨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展开▼

摘要

本项试验研究于2002-2004年两年度在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省油科所内进行,针对“三高两低”高效型黄籽杂交油菜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其播期、密度及施氮量的试验,探讨播期、密度及施氮量对“三高两低”高效型黄籽杂交油菜油研九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总结其最适宜的播期、密度及施氮量,供其在类似生态区域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播期对油研九号的影响,不同播期的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油研九号获得高产的育苗移栽适宜播期为9月4日至11日,如在长江中下游推广种植,育苗移栽播期应推迟10天左右。不同播期整个生长进程中的平均单株鲜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播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平均单株鲜重和最大单株鲜重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播期生长进程中的单株平均角果鲜重间无显著差异,但与播期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不同播期不同时期的单株角果鲜重与生育进程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 不同直播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不同直播密度和施氮量、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直播条件下产量与密度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产量和群体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本试验条件下油研九号获高产的直播密度为29.09×104~33×104株/hm2,施氮量为180kg/hm2。 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不同施氮量、密度以及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每hm2产量3000kg的育苗移栽适宜栽培措施是每hm2施纯氮270kg、密度18万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群体有效角果数、主花序长通过群体干物重对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并与产量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整个群体的干物质重量。 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密度、行距和密度与行距的互作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施肥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密度12万株/hm2比9万株/hm2的增产10.87%,宽窄行比等行距的增产5.71%,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密度12万株/hm2时宽窄行处理比等行距处理增产12.3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密度9万株/hm2时宽窄行处理与等行距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油研九号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12万株/hm2,宽窄行栽植,施纯氮270kg/hm2,P2O5180kg/hm2,K2O225kg/hm2,硼砂22.5kg/hm2,最高产量可达3738.90kg/hm2。 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不同施氮量处理的产量间差异极显著,施氮量为207.19~225kg/hm2,能获得高产3100kg/hm2以上;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呈抛物线变化,播种后126、179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直线正相关;不同施氮量处理的群体干物重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干物重最大,不施氮的处理最小;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平均干物重间差异极显著,并与施氮量间呈一元三次抛物线关系;终花至灌浆期干物质积累日均增长量最大,以150~225kg/hm2施氮量的处理最大;施氮量对单株一次、二次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影响大,对千粒重和每角粒数影响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