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数字距离效应影响的眼动研究
【6h】

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数字距离效应影响的眼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视觉选择性注意的研究综述

1.2 数字距离效应研究综述

1.3 注意对数字加工的影响

1.4数学学习困难儿童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3 实证研究

3.1 实验一 内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数字距离效应的影响

3.2 实验二 外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与正常儿童数字加工距离效应的影响

3.2.2研究方法

3.2.3结果与分析

4 综合讨论

4.1 行为结果讨论与分析

4.2眼动结果讨论与分析

5 研究结论

6 本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任何时间里,我们的感官将接受大量的信息。然而,为了有效,人们的动作必须一次指向单个位置或对象。因此,需要一个选择机制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深度加工,以便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响应,这就是视觉选择性注意。视觉选择性注意分为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相关的研究表明数字加工和注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数字加工领域里研究最为广泛的就是数字距离效应。然而有关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是怎么影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数字加工过程还尚未得到严格的研究。本研究使用眼动技术,并通过结合Ponser线索提示范式和数字大小比较任务来探讨这个问题。实验一(内源性注意线索提示范式)和实验二(外源性注意线索提示范式)均采用4(数字距离:数字距离分别为1、2、3、4)×2(线索有效性:有效/无效)×2(学业类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正常儿童)的混合设计。通过实验的反应时和眼动数据来分析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数字距离效应的影响。
  行为反应时结果表明:
  (1)无论在内源性注意还是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都出现了数字距离效应,表明反应时随着数字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2)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正常儿童的反应时。
  (3)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有效线索提示下的反应时和无效线索提示下的反应时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有效线索提示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无效线索提示下的反应时。
  (4)在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的有效线索提示条件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均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在内源性注意的无效线索提示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均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但在外源性注意的无效线索提示下,只有正常儿童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而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却未表现出显著的数字距离效应。
  眼动数据结果表明:
  (1)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和瞳孔直径都显著大于正常儿童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和瞳孔直径;但在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正常儿童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瞳孔直径和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瞳孔直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在内源性注意条件下和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指标上都存在线索提示效应,表明有效线索提示条件下的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都要小于无效线索提示条件下的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