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过程研究
【6h】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过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及辨析

2.2 知识共享理论基础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特点及过程分析

3.1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与传统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差异

3.2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的特点

3.3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的过程

第4章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障碍

4.1 知识聚集阶段

4.2 知识交流阶段

4.3 知识固化阶段

第5章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策略

5.1 知识聚集阶段

5.2 知识交流阶段

5.3 知识固化阶段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6.2 XX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知识共享过程分析

6.3 XX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的优点

6.4 XX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的不足

6.5 对XX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不足的改进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能源,它的新趋势是融合、创新和开放,创新创业成为与互联网深入融合的首个话题。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既体现了“互联网+”与企业平台的融合,又顺应了企业创新、开放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不仅仅是企业创新的工具,而是作为一套先进的创新生态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加速创新。企业搭建的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平台运转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平台参与者恰是施展关键性作用的一员。参与者的组织黏性强,参与水平高,专业知识素养高,知识共享行为速度较快,知识共享过程协同性较高。积极发掘参与者的知识共享潜力,既可以节省企业创新理念从构思到最终成型的时间,又能提高创新效率。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过程。本文对开放式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平台参与者和知识共享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选取了社会交换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激励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作为解释参与者知识共享过程的理论依据。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与传统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参与主体不同,边界不同,理念不同,运营方式也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创新具有新特点。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参与者知识共享参与者所贡献的核心能力不同,知识容量进一步增加,参与者黏性增强,共享效率进一步提高,共享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结合参与者知识共享新特点和相关知识共享模型,本文将参与者知识共享过程分为知识聚集、知识交流和知识固化三个阶段,对每阶段起关键作用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参与者规模、知识共享程度、知识集成程度。影响参与者规模的因素有平台吸引力、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接口、参与者构成和参与者流量。影响知识共享程度的因素有双方信任程度、知识共享价值、知识共享收益和知识共享成本。影响知识集成程度的因素有知识搜索、聚合与存储技术和知识管理手段。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各阶段参与者进行知识共享过程的具体步骤与知识共享各阶段的共享障碍。知识聚集阶段参与者规模不足,会面临资源发现、检索和聚合系统不成熟的障碍。知识交流阶段会出现参与者之间不够信任,资源互换不对等,知识贡献价值认定缺失的问题。知识固化阶段会出现知识存储集成系统不完善、平台共享氛围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知识共享各阶段的障碍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同时选取了XX集团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台发展现状、参与者知识共享阶段、参与者知识共享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