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
【6h】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1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背景

第2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代表作品分析

2.1 《黄河》钢琴协奏曲

2.1.1 《黄河》钢琴协奏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关系

2.1.2 《黄河》钢琴协奏曲诞生的历史背景

2.1.3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分析

2.1.4 《黄河》钢琴协奏曲的艺术价值

2.2 《二泉映月》

2.2.1 《二泉映月》钢琴曲和《二泉映月》二胡曲的关系

2.2.2 《二泉映月》钢琴曲的分析

2.2.3 《二泉映月》钢琴曲的艺术价值

2.3 《百鸟朝凤》

2.3.1 《百鸟朝风》唢呐曲和《百鸟朝凤》钢琴曲的关系

2.3.1 《百鸟朝风》钢琴曲的分析

2.4 《京剧曲牌练习曲四首》

2.4.1 《京剧曲牌练习曲四首》创作的历史背景

2.4.1 《京剧曲牌练习曲四首》的分析

2.4 其他曲目

第3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钢琴作品的意义及历史地位

3.1 钢琴艺术民族化

3.1.1 中国式旋律线条

3.1.2 模仿中国民族乐器

3.1.3 中国特色的调式和声

3.2 中国钢琴艺术的历史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谱例)

展开▼

摘要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受到的一场最为严重的民族灾难,在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钢琴艺术被无情地限制、排挤和扼杀,但是中国的作曲家们怀着对艺术的追求,仍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
   本文通过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钢琴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表现、旋律、调性、曲式结构、节奏速度、练习技巧等诸多方面分析总结,从而运用到演奏时对音色、装饰音、指触、节拍、气韵、声韵等不同方面的处理,探寻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钢琴作品演奏中的独特风格、民族意蕴的表现方式,体现了民族音乐、民族器乐、民间戏剧等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同时在一些练习技巧中也将中国音乐传统与西方钢琴演奏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训练自己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技术特色、音色特点,传承了中国音乐文化、也反映出中国音乐独特的精神气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