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模型的构建及在检测药物化妆品中的应用
【6h】

皮肤模型的构建及在检测药物化妆品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1 引言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人工皮肤检测模型的建立

2.2 国内外皮肤模型研究进展

2.2.1 EPISKINTM SIT

2.2.2 EpiDermTM SIT

2.2.3 SkinEthicTM SIT

2.2.4 应用评价

2.3 皮肤检测模型应用评价

2.4 总结

3 材料和方法

3.1 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生化试剂及试剂盒

3.1.3 受试物

3.1.4 动物品种

3.1.5 主要仪器

3.1.6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3.2 试验方法

3.2.1 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

3.2.2 角质细胞分离培养

3.2.3 胶原支架制备

3.2.4 Transwell气液培养

3.2.4 皮肤模型鉴定

3.2.5 皮肤模型检测

3.2.7 动物急性经皮试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构建了2株成纤维细胞系

4.1.1 细胞形态的显微观察

4.1.2 成纤维细胞HE染色观察

4.1.3 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4.1.4 MTT结果

4.1.5 成纤维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4.2 成功分离培养角质细胞

4.2.1 角质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4.2.2 角质细胞HE染色结果

4.2.3 角质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4.2.4 MTT结果

4.2.5 角质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结果

4.2.6 共培养结果

4.3 胶原支架制备成功

4.3.1 Transwell气液培养

4.4 皮肤模型切片鉴定结果

4.4.1 HE染色结果

4.4.2 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4.5 皮肤模型检测结果

4.6 动物急性经皮试验结果

4.7 皮肤模型与动物经皮试验对比分析

5 讨论

5.1 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5.2 胶原凝胶制备

5.3 皮肤模型验证

5.4 皮肤模型试验与动物试验比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皮肤模型建立的方法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伴随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建立皮肤模型已从单层表皮模型到复层皮肤替代物日趋成熟。国内对于皮肤模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中国人皮肤建立替代模型,是当前的研究重点。皮肤模型按照复杂程度分为上表皮模型、真皮模型和表皮-真皮(复层皮肤)模型3种。这些体外替代模型对于体内、体外的毒理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使用原代皮肤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建皮肤模型。首先,要选择合适生物材料作支架,并配制合适化学成分的培养基;继而,取人体正常无病变组织,进行原代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最后,待两种细胞达到最佳生长状态时,接种嵌入式培养皿中进行气液培养,以形成多层的、高度分化的器官性组织模型。进行模型验证首先要进行HE切片、免疫组化试验以观察模型生长状态;第二要使用已构建好的皮肤模型进行皮肤毒性检测,本研究受试物为欧洲替代实验确认中心规定的用于皮肤刺激性的物质中选取11种化学品,使用MTT法以及ELISA法检测皮肤模型IL-lα因子的释放量,以确定该模型的稳定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逐步建立皮肤毒性动物替代试验的方法和平台;最后,进行皮肤模型毒性评价的应用,选取药物化妆品8种,以评价该体系为基础,检测其毒性。
   获得主要结果包括:(1)成功构建了2株不同年龄的成纤维细胞系;(2)使用鼠尾胶原构建了胶原支架;(3)构建了皮肤表皮模型;(4)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试验观察模型与正常皮肤表皮相似;(5)模型验证过程中,与动物试验进行对比,准确率达70%;(6)在药物化妆品上成功进行了检测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