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多样性及其有性F1代菌株分析
【6h】

马铃薯晚疫病菌SSR基因型多样性及其有性F1代菌株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 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马铃薯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异直接影响着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当20世纪80年代晚疫病再度流行时,对晚疫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病原菌的群体结构方面。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揭示中国部分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旨在明确被测地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利用该标记对晚疫病菌的有性F1代菌株的基因重组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8对SSR引物对中国5省部分马铃薯主产区的16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分析,共检测出2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能检测到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2.8个。香农指数分布范围为0.4008~0.9858之间,平均值为0.6864。
   2.采用UPGMA法进行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80时,供试菌株分为四类,第一类包括13个菌株,均采自福建;第二类包含7个菌株,均采自云南;第三类只含有1个采自云南的菌株H12-1;第四类含有供试菌株中的绝大部分菌株,其中包含有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的菌株。以上结果说明供试菌株的SSR基因型与其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
   3.利用POPGENE32软件对福建、云南、河北、黑龙江和内蒙古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和河北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遗传距离为0.0007,而内蒙古和云南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大,其遗传距离为1.0852;同时发现北方地区菌株之间的差异比较小,遗传较为单一,而南方地区菌株之间的差异程度比较大。
   4.利用2对SSR共显性分子标记对3对亲本杂交获得的55株单卵孢子后代进行有性重组的验证,结果表明53个分离物与亲本具有相同的带型,只有2株与亲本菌株具有不同的带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