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强度间歇训练中肥胖青年女性情感变化、运动喜爱程度及骨骼肌疲劳研究
【6h】

高强度间歇训练中肥胖青年女性情感变化、运动喜爱程度及骨骼肌疲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高强度间歇训练概述

1.2 运动过程用力感觉与运动愉快感

1.3 不同运动方式运动感受及喜爱程度研究进展

1.4 总结与展望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设计

2.3 运动训练干预

2.4 实验指标和测试方法

2.5 主要实验仪器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干预前受试者基础指标比较

3.2 各组运动中做功、功率、时间、心率及主观用力感觉比较

3.3 各组运动感觉与享受喜爱程度的变化

3.4 各组运动中心率及主观用力感觉的变化情况

3.5 各组运动血乳酸情况

3.6 各组运动疲劳指标中位频域变化情况

4 全文讨论

4.1 实验设计与运动方案

4.2 不同运动强度训练中运动感觉与享受喜爱程度的比较

4.3 各组心率、主观用力感觉及血乳酸的影响

4.4 各组表面肌电中位频率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是心脑血管等常见慢性病的重要发病原因,肥胖及其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久坐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运动仍然是防控肥胖的基本措施之一。 传统运动多采用中低强度持续运动(Moderate 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但由于运动时间长,形式单调枯燥,大多数人群尤其是肥胖人群难以坚持。近年来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高强度间歇运动与传统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相比,能够引起类似的生理效果且比中等持续强度运动更具时效性。虽然很多研究已经证实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在生理上的影响等同于甚至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但大部分研究多集中在生理功能方面,关于运动感受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急性实验。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时运动感受的对比研究就更为少见。 研究目的:研究肥胖青年女性进行12周三种不同的HIIT过程中情感效价、运动享受喜爱程度等运动感受及下肢骨骼肌的疲劳情况,并与MICT进行对比。 研究方法:60名肥胖青年女性随机分为四组,SIT组(全力冲刺6s,间歇9s,重复完成40组)、HIIT120组(运动强度为120%V?O2max,运动1min,间歇休息1.5min)、HIIT90组(运动强度为90%V?O2max,运动4min,间歇3min)和MICT组(运动强度为60%V?O2max)。运动干预12周,前四周每周运动3次,后八周每周4次,均在功率自行车上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监控运动心率、主观用力感觉、血乳酸、肌电和运动中情感效价及运动享受喜爱程度等指标。 研究结果: (1)12周运动训练中,三种HIIT的运动享受喜爱程度(PAES)得分均高于MICT组(P<0.01),HIIT90运动享受喜爱程度得分高于SIT组(P<0.05),HIIT120与HIIT9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2)12周运动训练中,HIIT90运动过程中平均情感效价值(FS)均高于SIT与HIIT120组(P<0.05),MICT运动过程中平均情感效价值高于 HIIT120组(P<0.05),HIIT90与MIC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3)12周运动训练中,三种HIIT平均主观用力感觉(RPE)值均高于MICT组(P<0.01),HIIT120运动过程中平均主观用力感觉高于 SIT组与 HIIT90组(P<0.05)。单次运动过程中在25%、50%、75%和100%时间点上,三种HIIT的RPE均高于MICT组(P<0.05)。 (4)12周运动训练中,在第1、6、12周内测试血乳酸(BLa)值情况,训练前BLa安静值四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运动中及运动后即刻 BLa值均高于训练前(P<0.01),三种HIIT组BLa提高值均大于MICT组(P<0.05)。在运动中间与运动后即刻时间点上,三种HIIT的BLa均高于MICT组(P<0.05),三种HIIT组BLa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5)在第12周测试肌电观察肌肉疲劳情况,四种运动方式中位频率(MF)值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上升趋势或者无变化,下肢骨骼肌未出现疲劳。在SIT组中股直肌、腓肠肌外侧运动至25%时间点上MF值出现变化(P<0.05);在HIIT120组中股内侧肌、腓肠肌外侧、腓肠肌内侧在50%(运动中途)时间点,股外侧肌在75%时间点MF值均出现上升趋势(P<0.05);在HIIT90组中股直肌、腓肠肌外侧运动至25%时间点,胫骨前肌、股内侧肌在50%时间点,股外侧肌在75%时间点MF值均出现上升趋势(P<0.05);在MICT组股直肌、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股内侧肌在运动完成的50%时间点,腓肠肌外侧在25%时间点,股外侧肌运动至75%时间点MF值均上升趋势(P<0.05)。其余骨肌肉无明显变化。 研究结论: (1)青年肥胖女性进行长期高强度间歇训练比中等强度持续训练运动享受喜爱程度更高。 (2)青年肥胖女性进行长期训练时,高强度间歇训练中的90%V?O2max强度的有氧间歇训练运动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运动表现的情感效价反应类似,两者情感效价高于无氧全力冲刺SIT与120%V?O2max强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 (3)青年肥胖女性进行三种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时,下肢骨骼肌表面肌电图表现均无明显疲劳产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