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吴汝纶教育改革思想
【6h】

吴汝纶教育改革思想

代理获取

摘要

吴汝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是一位废科举的坚定斗士和教育改革的先锋。面对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而至,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残酷现实,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不是科技的落后而是教育的落伍,难以培养出“经世致用”的人才。因此,他率先在国内举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希望教育救国。
   他首先把矛头指向了败坏学风,毁灭人才的科举制。在他看来中国近代培养不出合格人才的症结就在于以科举为中心的教育制度,因此,他主张彻底废除科举制,用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来代替。为此,他同保守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同时,他认为废除科举制只是为教育改革扫除了障碍,而更根本的措施就是要给中国的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于是他主张通过广译图书、广开报馆等方式加快西学的传播,在国内形成一种“西文”、“西艺”、“西政”全面引入的格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学知识在国内得以广泛传播。但是,他认为读书、阅报也只是西学传播的一个较为快捷的途径,而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大力开办新式学堂,在国内普及西学知识。对此,他从学堂模式、师资配备、经费来源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建议教育当局兴办新学堂。在这些理论倡导之外,吴汝纶还亲自主持了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1899年,他在莲池书院进行改革,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了东文学堂和西文学堂,在旧式书院中讲授西学知识;自己筹资购买图书供学生阅读,了解外部世界;还聘请中外知名学者来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浓厚的文化氛围。为了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他主动请缨于1902年出访日本考察学制建设。在日本的100多天时间里,他先后参观考察各级各类学校44所,听取文部做的各种报告17次,并且还亲自与日本教育界和其它业界专家进行座谈。从学校建设到设备添置,从教学方法到成绩考察,从经费来源到教职工待遇等等,都进行了记录,为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倾尽心血。带着访日考察成果,他于垂暮之年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桐城学堂,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他的思维框架非常明确,那就是废科举、倡西学、兴学堂、养人才,强国家。因此,他为我国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对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历史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