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企业防治腐败之纪检监察问题探析
【6h】

国有企业防治腐败之纪检监察问题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不仅是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各国在发展的进程中,为了适应这一规律,总是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我国也不例外,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在日新月异地改革和发展着。任何事物都会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改革与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也随之不断滋生和蔓延。腐败现象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甚至会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形成巨大的威胁。在我国,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其地位不仅特殊而且相当重要。可以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命脉,是国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导向性作用。正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使得国有企业的腐败后果也十分严重,不容小觑,国有企业防治腐败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处于国有企业反腐前线的纪检监察组织,肩负着国有企业防治腐败的主要职责。本文就选取纪检监察这一角度,试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腐败特点入手,分析纪检监察对于国有企业防治腐败的重要性,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找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为国有企业加强纪检监察防治腐败提供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实施路径。
   本文正文共有四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从腐败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腐败特点进行分析。学界对于腐败的定义有很多种,除了其本身的生物学概念以外,在不同领域又有着不同的引申含义。各学科对于腐败概念的界定维度各不相同,使得腐败的定义蕴含丰富,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根据论题的需要,选取政治学这一角度,介绍了腐败的一般意义。对腐败的定义进行简单的介绍,有助于对防治腐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腐败并不是现代的产物,也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我国国有企业产生腐败,并不是凭空而生,是有其历史及国际范围内的理论基础的,本文对人性假设理论和寻租理论这两种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了解清楚腐败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之后,本部分对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腐败特点进行了探讨。国有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腐败现象也有着显著的特点。分析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及其腐败特点,有利于围绕着本文论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第二部分探讨了纪检监察及其对防治国有企业腐败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从纪检监察的概念入手,分别对“纪检”和“监察”两层含义进行了介绍,对纪检监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基于纪检监察的两层含义,其特点也是从“纪检”和“监察”这两个角度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介绍了纪检监察这些基本内容之后,本部分围绕论题主旨,重点针对纪检监察对于国有企业防治腐败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腐败问题也更加严重。纪检监察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专门监督机构,对于国有企业防治腐败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纪检监察的这一角度对国有企业防治腐败问题进行研究,正是基于纪检监察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对于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防治腐败的现状,既有好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国家这些年来对于国有企业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使得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及防治腐败工作,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另一方面,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难点,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发挥防治腐败的作用。本部分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防治腐败的现状从好坏两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防治腐败难点的原因,以期更加深入透彻的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找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防治腐败问题的根源。
   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国有企业加强纪检监察防治腐败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这部分是全文的重中之重,前面对于国有企业腐败及纪检监察防治腐败相关问题的分析,均是为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办法,目的是为了从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角度,更好地防治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发生,遏制其不断滋生和蔓延的趋势。本部分从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机制、创新国有企业防治腐败工作方法、整合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加强领导干部权力腐败的防治等方面,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及防治腐败的特殊性,结合国有企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本文最终的研究目的。
   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防治腐败之纪检监察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在国有企业这一特殊范畴内,从纪检监察的角度入手,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防治腐败方法,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效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