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简论
【6h】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简论

代理获取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批评是中国当代文论史上不能忽视的一种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它在中西方双重语境的影响下登上历史舞台,再加上文学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它在中国迅速发展,一度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文化批评的出现确实扩大了我们研究文学的理论视野,也提高了文学批评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但短暂的繁荣过后,文化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低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文化批评、反思文化批评。
   对文化批评,既不能一味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只有弄清楚它到底指什么,是如何在中国发生的,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又出现了哪些困境,困境的原因又是什么,才能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批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进而得到一些关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
   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讲述文化批评在中国是如何发生的。首先从辨析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入手,对本文研究的文化批评进行了界定,说明它不是“泛文化”的研究,而是运用文化研究所形成的理论对文学文本和文化事件进行的研究,并且它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是共存的关系,可以相互借鉴。然后又重点分析了文化批评发生的中国语境:社会环境的变革和文学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主要描述文化批评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表现,并进而分析出现困境的原因。先从这十几年来全国开的有关文化批评的研讨会来宏观地看一下文化批评的发展历程,然后把文化批评分别看作一种文学理论和一种批评方法,从这两方面看它的发展过程。在分析文化批评出现困境的原因时,从文化批评的研究对象泛化、研究方法不固定、研究主体身份单一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章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批评的反思。首先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肯定它在扩大文学研究视域、回应现实问题等方面的意义,然后简单对比中西文化批评的发展过程,说明中国一直就有从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研究文学的传统,但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充分发展过文学的“内部研究”。所以中国的文化批评不是对形式主义的反拨,不具有充分发展的条件。最后通过文化诗学的发生发展说明提高理论原创力才是解决目前中国文学理论的困境、发展文论的正确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