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位民歌手的文化学启示——河北行唐县民歌手李现文研究
【6h】

一位民歌手的文化学启示——河北行唐县民歌手李现文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民歌,使我们生活最常见的音乐形式之一,它涉及音符、节奏构成的旋律,即人们口头酿成的“乐谱”;演唱这些乐谱的歌者;歌者所具有的嗓音与唱法等三个层面。民歌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然而民歌的真正成熟与提高,却更多地得益于那些身怀绝技的歌手或唱家,他们是民歌艺术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认识他们是我们全面认识民歌不应忽视的内容。而本课题研究的行唐县的李现文先生,即是这样一位善唱者。他能够演唱的民歌有百首之多,且内容和形式多样,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艺术的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纲领性文件的提出,深藏在民间的民歌小调,又一次焕发了它的青春。燕赵大地,民众自古喜歌善唱,其中在全国声望高、影响大者,当推平山县蛟潭庄民歌手闫三妮和晋州盲歌手苑振发。笔者所研究的对象--行唐县民歌手李现文,是一位朴实的农村歌者,从事民歌演唱已有几十年历程,曾经能够演唱的曲目有百余首。如此多的作品,如此长的歌唱经历,的确值得我们用“音乐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那千年不绝的真正动因。他们应该受到重视。因此,如实记录这样一位民间歌手是民族音乐学者的历史责任。
   笔者认为,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已有专题性的“写人”的民歌类研究成果,与民歌唱家对于民歌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相比,相距甚远。换言之,音乐学界缺乏对民歌演唱者(家)的研究之被动局面,依然数年并未得到改观。笔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课题,目的即在于丰富这一内容的研究成果。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引言提出了研究民间歌手的缘由;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了解行唐县民歌手李现文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主要是从民歌手李现文演唱的民歌的演唱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阐述;第三章从民歌手李现文身上所体现的民歌传统性上,来考量中国传统民歌的传统性,以及对民歌手能够更多地被重视的期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