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6h】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我国鸟类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鸟类生态学研究历史

1.1.2中国鸟类生态学研究的展望

1.2湿地的重要性及湿地鸟类研究现状

1.2.1湿地的重要性

1.2.2中国湿地水鸟的现状和分布

1.2.3国外湿地鸟类研究进展

1.2.4中国湿地鸟类研究进展

1.3我国黄河湿地的类型及水禽保护情况

1.3.1黄河湿地类型

1.3.2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分布及鸟类研究现状

1.4.河南境内黄河湿地鸟类分布概况

1.5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1.6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自然概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2社会经济状况

2.3保护区保护价值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3.1研究方法

3.2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论及分析

4.1多样性分析

4.1.1物种组成

4.1.2居留类型分析

4.1.3区系成分分析

4.1.4优势度分析

4.1.5珍稀濒危鸟类分析

4.1.6河南省新纪录

4.1.7鸟类居留状态改变现象初探

4.2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组成

4.2.1山地鸟类群落组成

4.2.2水域鸟类群落组成

4.2.3滩地鸟类群落组成

4.2.4人工林鸟类群落组成

4.2.5各生境相似系数及多样性比较

4.3与河南省重要湿地及黄河三角洲相似性比较

4.4鸟类迁徙动态初探

4.5大鸨历年越冬分布及生态行为研究

4.5.1大鸨在保护区的数量及分布

4.5.2大鸨越冬习性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5.1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5.2保护和管理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密集区少有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 本文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组成、不同生境群落结构、季节差异、鸟类迁徙动态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如下: 1.记录到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247种,隶属于16目53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54种,占62.35%,雀形目种类93种,占总数的37.65%。除雀形目外,鹆形目鸟类最多,有39种,占总数的15.79%。体现了湿地鸟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特点,即种类组成上水鸟占据很大的优势。保护区有留鸟69种,旅鸟66种,冬候鸟60种,夏候鸟50种,迷鸟2种。古北种158种,占63.97%,广布种59种,占23.89%,东洋种30种,占12.14%。 2.在保护区的鸟类数量等级分析中,有优势种21种,如大天鹅、豆雁、红头潜鸭、雉鸡、灰沙燕、金翅、树麻雀等。常见种109种,如普通鸬鹚、白鹭、鸿雁、鹗、灰鹤、四声杜鹃、白头鹎、黑卷尾、红嘴山鸦等。稀有种117种,如角买、蓑羽鹤、反嘴鹬、短耳鹗、黄胸鸦等。 3.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金雕、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7种,如白琵鹭、黄嘴白鹭、白额雁、小天鹅、苍鹰、秃鹫、红脚隼、红腹锦鸡、灰鹤、雕鹗等。46种鸟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附录Ⅲ。12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受威胁物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3种,为东方白鹳、鸿雁、丹顶鹤,易危等级8种。11种鸟类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2种,为东方白鹳、丹顶鹤,易危等级8种。保护区有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116种,如风头、牛背鹭、鸿雁、豆雁、花脸鸭、燕隼、彩鹬、黑翅长脚鹬、大杜鹃、黄头鹊钨、红点颏、黄喉鸦等。中澳候鸟保护协定31种。如白眉鸭、大白鹭、水雉、泽鹬、金腰燕等。 4.河南黄河湿地保护区共有中国特有鸟类3种,它们是红腹锦鸡、山噪鹛和黄腹山雀。 5.发现三种河南省鸟类新记录。它们是震旦鸦雀、斑脸海番鸭和长尾鸭。 6.在四种生境中,山地生境有鸟类有107种,河道和滩涂记录到鸟类119种,多为冬候鸟和旅鸟。滩地农田记录到有134种。人工林生境记录到98种鸟。四种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较低。G-F 指数相近。 7.保护区的夏候鸟3~5月份起迁至本地,9~11月迁走。冬候鸟以雁形目、雀形目、鸻形目等为主。它们一般10月初到11月迁来,12月初种群及数量基本稳定,翌年3月中旬到4月迁走,5月初冬候鸟全部迁走。旅鸟每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9月中旬到11月路过此地,在此停留10天到一月不等。 8.保护区是河南省境内大鸨越冬的主要栖息地。本区域分布的大鸨主要在孟津扣马黄河滩以及扣马与巩义市交界处长约 5 公里河滩和两岸的荒滩农田活动。它们每年冬季11月上旬到达,翌年3月下旬离开扣马北飞,在此有 120~140天之久。观察到得最大种群数量52只。 9.保护区存在水库运作方式、过度开发荒滩地、河道作业、污染及盗猎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开展滩地的退耕还湿工作等措施来解决以上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