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6h】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对照组

1.3入选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资料及数据收集

2.1 临床资料收集

2.2 临床及生化指标的分组定义

2.3 试剂及仪器

2.4 ELISA法测定血清ANGPTL4水平

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NGPTL4与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作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发病率日益升高且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及后续药物治疗更加及时、规范、有效,其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早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仍然对患者心功能及近远期预后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与心肌梗死后早期室壁瘤形成、心脏破裂和晚期心室扩大、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
  脂肪组织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而且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脂肪因子参与机体的糖、脂代谢和炎症反应等许多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多个环节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左室重构的进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4, ANGPTL4)是一种循环蛋白,属于血管生成素超家族,又被归类为脂肪因子,主要在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表达。既往研究表明,ANGPTL4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炎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未见该因子对心室重构是否有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NGPTL4的表达水平,以及探讨ANGPTL4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左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首次发作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1例。依据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排除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心肌梗死、既往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长期严重控制不佳高血压等其它可以引起左室重构的疾病;排除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均于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就诊于我院,部分有适应症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无禁忌征均给予规范药物治疗。于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采集空腹肘正中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测定血清ANGPTL4水平。分别于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及随访6个月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所有心肌梗死患者依据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的LVEDV(LVEDV1)和随访6个月时的LVEDV( LVEDV2)分为左室重构组和非左室重构组, LVEDV变化率[(LVEDV2-LVEDV1)/LVEDV1]大于或等于10%定义为左室重构。
  选择同期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检部的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入组后的24小时内抽取空腹肘正中静脉血,用同法测定血清ANGPTL4水平。详细记录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即: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代谢异常病史、吸烟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等情况;常规进行空腹静脉血常规、血生化和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并详细记录。
  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两组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进行相关分析。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血脂、血糖、吸烟史、血清ANGPTL4水平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左室重构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全部检验采用双尾法,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共入选86例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2例死亡,3例失访。实际入选81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22例。32例患者LVEDV变化率大于等于10%,属于左室重构组;49例患者LVEDV变化率没有超过10%,属于非左室重构组。
  1.左室重构组与非左室重构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 TG)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水平、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水平、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代谢异常病史、吸烟史和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及螺内酯使用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心室重构组更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前壁/其它部位,21/11 vs.15/34, P<0.01)。
  2.对照组血清 ANGPTL4水平(38.82±5.19ng/ml)高于左室重构组(18.77±3.50ng/ml)和非左室重构组(21.13±5.23ng/ml, P<0.01)。左室重构组血清ANGPTL4水平低于非左室重构组(P<0.05)。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ANGPTL4水平与年龄、BMI、TG、TC、HDL、LDL无相关性(P>0.05),与FPG呈负相关(r=-0.838, P<0.01)。
  4.心肌梗死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左室重构组与非左室重构组在LVEDV(100.83±12.39ml vs.101.97±12.15ml, P>0.05)、 LVEF(52.70±8.94%vs.54.00±8.08%, 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心肌梗死6个月时左室重构组 LVEDV为114.85±14.02ml,非左室重构组 LVEDV为102.91±13.35ml;左室重构组LVEF为50.77±8.61%,非左室重构组LVEF为53.13±8.79%。左室重构组ΔLVEDV为14.03±3.71ml,ΔLVEF为-1.93±2.31%;非左室重构组ΔLVEDV为0.94±5.57ml,ΔLVEF为-0.87±2.16%。
  5.左室重构组患者血清 ANGPTL4水平与ΔLVEDV呈负相关(r=-0.831, P<0.01),与ΔLVEF呈正相关(r=0.375, P<0.05)。
  6.以是否发生左室重构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血脂、血糖、吸烟史、血清ANGPTL4水平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ANGPTL4与左室重构相关(OR=0.602, P<0.01)。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低于健康人群,左室重构患者低于非左室重构患者。提示ANGPTL4可能在心肌梗死的发病和左室重构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