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后不同时段内对大白鼠跟腱组织产生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6h】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后不同时段内对大白鼠跟腱组织产生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跟腱滑囊炎是由于长期慢性损伤导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不正确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对其治疗方法包括电刺激疗法、超声疗法、强的松龙封闭治疗等,由于局部注射封闭药物糖皮质激素确实能够促使粘连组织松解、炎症吸收、加速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效果较理想,方法简便,为临床医生广泛采用。然而,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跟腱自发性断裂患者,有跟腱滑囊炎封闭治疗史,且术中发现此类患者跟腱存在不同程度的色泽变暗、局部水肿、渗出,同周围组织粘连等表现;跟腱质地变硬变脆,弹性差。为探讨在局部封闭治疗后局部糖皮质激素药物对跟腱组织不同时间段产生的病理性变化规律,我们设计并实施本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应用常规剂量醋酸强的松龙给予大白鼠跟腱连续注射(每周注射一次)的动物实验,模拟跟腱封闭治疗,观察注射完毕后不同时间点上跟腱组织的病理性变化,了解糖皮质激素对于跟腱组织的后遗效应,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并提高对跟腱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药物后产生不良影响的认识,从而使临床医生更加重视封闭治疗后保护跟腱的重要性,减少或避免跟腱自发性断裂的发生。
  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白鼠35只,月龄:3个月,体重:270±10g。应用相当于人体常规剂量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于大白鼠左侧跟腱,相同容积生理盐水注射于右侧跟腱作为对照组。部位为跟腱周围,每周一次,连续3次,分别于注射完毕后1周、3周、4周、5周、6周、8周、10周随机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材;所有大白鼠注射后均在笼中自由活动,不给予任何干预活动措施。注射完毕后,观察跟腱组织不同时间点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切片的组织形态变化。通过H-E染色对跟腱组织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通过苦味酸一天狼猩红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形态并通过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统计其胶原纤维、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的数量。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35只大白鼠全部纳入结果分析。1、形态学观察:连续注射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3次(每周一次)时,注射完毕后跟腱在不同的时间点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水肿、渗出、同周围组织明显粘连等表现。2、病理切片观察:连续注射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3次(每周一次)时,跟腱在不同的时间点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纵向排列稀疏,胶原纤维之间互相穿插减少,束间间隙增大,部分胶原纤维断裂,细胞核减少等表现。3、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并统计胶原纤维: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胶原纤维总量、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数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胶原纤维总量4周与5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Ⅰ型胶原1周、5周、6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与8周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实验组各不同时间点之间有差异(p<0.05)。4、所有对照组跟腱在形态学、光镜下观察无明显差别,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胶原纤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糖皮质激素对于大白鼠跟腱有影响,可导致跟腱在注射3次完毕后的不同的时间点内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水肿、渗出、同周围组织明显粘连等表现;病理观察胶原纤维结构可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抵抗张力的能力变弱,易产生跟腱自发性断裂。2、糖皮质激素注射第3次(每周一次)后对大白鼠跟腱的影响可延续到注射第3次(一疗程)完毕后的至少第10周。这提示临床对于封闭治疗跟腱滑囊炎第3次后应该注意保护跟腱延续到人体跟腱注射完毕后的跟腱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避免或减少跟腱自发性断裂。3、糖皮质激素注射第3次(一疗程)完毕后的第3周时大白鼠跟腱胶原纤维结构最差,提示临床人体跟腱的胶原纤维结构也存在一个最差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应更加注意保护跟腱。4、大白鼠跟腱组织的胶原纤维在注射糖皮质激素第3次后的第3周至第8周时损伤严重,跟腱自发性断裂的风险仍较高,提示临床人体跟腱存在一个容易自发性断裂的时间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