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33例临床分析
【6h】

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附复发性/耐药性卵巢癌33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卵巢癌是死亡率居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大约60%~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目前对于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术后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近年来随着外科学和化疗药物的不断进展,一线化疗反应率高达70-80%,卵巢癌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其易产生耐药、易复发的特点,绝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复发,需要寻找非铂类制剂或生物治疗。卵巢癌一旦复发,其治疗原则是姑息而不是治愈,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及总生存期。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FI的影响因素以及卵巢癌复发后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06至2007-04期间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复发/耐药性卵巢癌患者33例。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作相关性分析,DFI的各影响因素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33例患者中,随访到24人,9例失访。根据复发后是否接受二次减瘤术,将随访到的24个病人分为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复发后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验复发后生存率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复发后不同治疗方法1、2、3年生存率,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33例病人。所有病例均接受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33例卵巢癌患者初治中位年龄为53岁,DFI2~72个月,中位DFI时间为10个月。随访至2010-03,33例患者中,24例完成随访,其中10例存活,14例已死亡。在14例死亡病例中,比较初次治疗后DFI和生存时间,采用Pearson相关作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765,P<0.05),即初次治疗后无瘤生存期越长,病人总生存时间越长,见Fig.1。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DFI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初治年龄、手术分期及术后化疗疗程与DFI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DF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Table1。根据复发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将随访到的24例病人分为两组(除外1例只接受SCR而拒绝术后化疗),一组为接受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全身静脉联合化疗(10例),另一组未实施二次减瘤术而采用单纯化疗(13例)。Kaplan-Meier法描绘复发后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验复发后生存率差异,见Fig.2,直观的显示出接受二次减瘤术组的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病人的1、2、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接受二次减瘤术及术后化疗组的1,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卵巢上皮性癌初次治疗后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intercal,DFI)与复发后的总生存时间相关,初次治疗后DFI越长,总的生存时间将越长。
   2.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初治年龄、临床分期、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与DFI相关,患者年龄越小、临床分期越早、术后正规足疗程化疗,其DFI也越长,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DFI差异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3.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