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外化肥的使用结构与效率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6h】

中外化肥的使用结构与效率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 结构安排

五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对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

二 粮食的生产要素研究

三 化肥带来的负效应

四 对化肥使用结构和效率的研究

五 文献总结

第三章 数据

一 指标的选择依据

二 数据的搜集

三 统计性描述

四 数据分析

第四章 实证分析

一 灰色关联分析的实证模型

二 DEA分析的实证模型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总结

二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无法撼动农业在我国的基础地位。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农业更应顺应时代的进程,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必须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上。既要保证粮食安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又要维持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均衡。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粮食生产依然存在“高投入维系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相互背离的问题。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节点下,如何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对于传统农业大省河南来说,这个问题更值得关注与深思,这正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本文主要选取化肥这一粮食生产要素,从化肥的使用结构和使用效率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实现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的目标。当前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与消费国。无庸讳言,随着化肥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愈加广泛,带来了农业生产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化肥的使用使中国基本摆脱了温饱问题。然而大量的不合理使用化肥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只有找到化肥合理的使用结构和使用效率,才能保证中国粮食生产具有可持续性。
  我国的农业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来讲,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却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肥使用处在怎样的水平?我国的化肥使用效率又处于怎样的程度?论文就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首先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中国数据是2015年)年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旨在找出欧美发达国家、亚洲国家以及中国在化肥使用结构上的最优与4年间的变化。分析表明:如果把化肥结构水平从高到低分成四级(I级最优、IV级最差),我国的化肥结构由2000年的III水平变为了2015年的IV级水平,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分依赖化肥总量的堆积,始终属于总量型结构。总量型结构导致了施肥没有针对性,对资源产生极大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承压能力逐渐降低。而农业发达的欧美始终处在 II级水平,属于均衡性结构。此外,我国各类化肥的关联度离散程度较高,这表明各类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并不均衡,存在“短板”效应。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也要优于我国。其次,论文通过DEA分析模型对2013年欧美和亚洲以及2015年中国各省份的化肥使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美国家中,俄罗斯与邻近的乌克兰化肥的使用效率最高。亚洲国家中,伊朗、缅甸和巴基斯坦的效率最高,中国最低;从中国范围内看,黑龙江和吉林化肥的使用效率表现出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特点,具有最高的效率。而河南则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另外,河南化肥使用的综合效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即<1,是因为其规模和投入、产出并不相匹配,因此河南农业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规模效益,这一点也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综合分析所得结论,论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有助于增强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推进农业科学、清洁、循环生产;推广土地轮作与休耕机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明晰土地产权和稳定土地承包权;持续加强农田基础建设;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