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影色彩语言的艺术特性及创作者色彩风格研究
【6h】

电影色彩语言的艺术特性及创作者色彩风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电影中色彩的组成

(一)电影中色彩的“造型”与“造境”

(二)电影中色彩的象征与隐喻

(三)电影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二、电影色彩语言运用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征

(一)客观色彩与主观用色的意象融合

(二)从艺术性到真实性的回归

(三)色彩形式美与意蕴美的和谐统一

三、对电影创作者色彩运用风格的差异分析——以毕业设计《光与色 影与情》为例

(一)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

(二)王家卫电影色彩语言的表现形式

(三)薛晓璐电影色彩语言的风格

四、对电影色彩艺术理念的借鉴与展望

(一)电影色彩应用之道的借鉴

(二)电影色彩艺术理念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从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以来,色彩这一重要的视觉语言便不再缺席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而色彩也不再是单单只承担真实再现环境和景象的任务,而是成为了电影语言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色彩使得电影艺术在叙事、抒情、刻画人物等方面更具艺术特性,又用隐性的艺术语言彰显了电影艺术的审美张力和思想内涵。
  色彩是一门处于理性表达和感性认知之间的艺术载体,不同的创作者在不同类别的影视艺术创作之中不仅再现了色彩艺术的真实性与稳定性,更是根据不同的叙事模式、不同的情感基调以及不同的人物性格塑造等重新解构了电影色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从而赋予了色彩新的艺术特性和审美意蕴。
  电影作为一门需要在短时间内呈现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视觉语言艺术,它通过画面的光影流转使得电影艺术内涵更具延伸性和广延性。这就奠定了色彩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电影色彩的绚烂表达,将光影世界的真实与虚幻、现实与浪漫予以更好地呈现。色彩艺术在对客观世界的还原中所具备的真实性与刻画电影艺术审美内涵的艺术性相互作用,为观影者构建了一幅幅充满美学张力的电影画面。色彩拓展了观影者的艺术想象空间,在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之上又多出了对电影艺术世界的审美感知。
  本文对于电影色彩艺术特性的研究是基于对影视艺术创作者的作品分析之上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因此对于色彩的学习和研究要基于对具体的创作者以及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基础上才能加以总结和概括,从而得出有助于自身对色彩运用之道的把握。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众多导演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都极具美学意蕴,为影视艺术中色彩运用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张艺谋电影中的“红”和王家卫电影作品中的“绿”更是成为彰显个人化独特意味的色彩美学象征。在色彩的表达艺术层面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个人化色彩风格吸引力。因此本文着重对他们的电影作品进行了研究分析。
  另外,虽然电影大家的作品值得永远去研究和学习,但是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创新,涌现出越来越多地新晋导演,他们以新颖的视角、独特的电影创作方式、个性化的影视表达语言成为电影市场中不容小觑的力量,对于新晋导演的作品研究也是不可忽略的课题。而这其中的薛晓路导演是目前华语电影单片票房最高的女性导演,迄今为止由她担任编剧、导演并在院线上映的电影总共有三部:《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其中《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于2016年4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票房达7.9亿,刷新了华语爱情片的票房纪录,而薛晓路也成为票房和口碑双保险的新晋华语电影女性导演之一。
  薛晓路的电影作品叙事直白简洁,故事情节流畅不拖泥带水,既有着女性导演独到的电影人文关怀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女性导演的坚持和洒脱。尤其是在电影色彩的运用上面,手法大胆而细腻、直接又不乏柔情,将电影色彩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很好的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电影风格。因此本文也着重对其电影色彩的风格进行了研究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电影色彩语言的艺术特性及创作者的色彩风格。首先通过解构电影色彩的组成来论证电影中色彩的审美张力和超脱于电影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电影色彩的“造型”与“造境”,二是电影色彩的象征和隐喻,三是电影色彩的情感表达,用电影种色彩的具体构建阐述色彩和电影的关系;其次是通过对客观色彩和主观用色的意象融合、色彩真实性的回归以及色彩形式美与意蕴美的统一三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色彩语言运用的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第三方面是结合毕业作品中的论述,对在色彩运用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三位导演张艺谋、王家卫、薛晓路的电影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和总结出电影创作者色彩运用的风格化差异;最后总结性提出优秀电影创作者的色彩运用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对今后电影创作过程中更好的色彩运用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