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EA与空间统计的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
【6h】

基于DEA与空间统计的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时段、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 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4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DEA评价

4.1 耕地利效率的DEA模型构建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与空间关系

5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5.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5.3 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前,河南省正处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实现河南振兴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推进现代化农业大省建设,既是立足本省省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河南省存在着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利用效率较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实现耕地精细化管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探索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河南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本文以河南省及18个地市为研究单元,对耕地利用效率开展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首先,在界定相关概念、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了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初选耕地利用中的投入指标,进而建立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DEA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并分析了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对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与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2009—2013年间,河南省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的空间相关性表明,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耕地资源及粮食产量相对较低,形成了“低—低”显著集聚区。而驻马店、周口和信阳等地区,耕地资源相对丰富、粮食产量较高,形成了“高—高”显著集聚区。
  (2)2009—2013年间,河南省耕地综合利用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状态,并且相对稳定。耕地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850,说明耕地的实际产出占理想产出的比例为85.0%,但离最优状态还有较大距离,仍然需要大力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3)从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高—高”集聚中心在驻马店,说明驻马店耕地利用效率值较高并且被周围耕地利用效率值较高的地区包围,这些地区互相之间具有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共同保持着较高的耕地利用效率。而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低—低”集聚中心为洛阳,即河南省的西部。说明其自身与周边地区的耕地利用效率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态势,反映了豫西地区整体上耕地利用效率水平较低。
  (4)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之外,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农占总支出比重、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这7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从空间回归系数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农占总支出比重、有效灌溉面积每增长1个百分点,耕地利用效率就会相应的增长0.01、0.27、0.09、0.04、0.08个百分点。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耕地复种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财政支农占总支出比重>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说明这些因素都对耕地利用效率变化产生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比重每增长1个百分点,耕地利用效率就会相应的减少0.14和0.11个百分点。说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和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对耕地利用效率产生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首先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破解农业资金瓶颈;大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强耕地利用程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劳动力人均面积;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核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性,提高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