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启示录》作为启示文学的独特性探讨
【6h】

《启示录》作为启示文学的独特性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启示录》与启示文学

第一节 启示文学

一、涵义

二、历史背景

第二节 《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共性简述

小结

第二章 《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形式差异之辨

第一节 “托名”之辫

第二节 创作目的之辨

第三节 特别的书信体之辨

第四节 视觉异象之辨

第五节 独特的重复艺术之辨

一、主导词重复

二、语句重复

三、意念重复

小结

第三章 《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思想内蕴之辨

第一节 涵盖题目之辨

第二节 弥赛亚之辨

第三节 二元论比较

第四节 历史观比较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圣经研究愈来愈重视文学性思考的今天,我们来到了圣经这座瑰丽的文学殿堂前,决定探幽其境。然而在圣经新旧约中,最具有深邃性与神秘性的要属启示文学了,于是我们就从启示文学入手,决定进入这扇大门。通常认为《启示录》是启示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如果反过来,用通常意义上关于启示文学的结论去反观《启示录》,会产生很多疑惑,因为我们发现一些启示文学原则应用在《启示录》身上是不恰当的。
  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思考,立足于圣经文本,以比较的视野从形式和思想内蕴两大方面出发,分三个部分来探讨《启示录》和启示文学的关系,以此来确定《启示录》作为启示文学的独特性。
  绪论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综述国内外对此话题的研究现状,提出如今鲜有关注《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第二节确定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即从大的时代背景与启示文学本身出发,在现有文本的基础上以比较的视野所进行的文本细读研究。
  正文分为三大章:
  第一章首先确定了启示文学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基于《启示录》采用了启示文体的某些重要元素,我们有必要综述《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共性,包括象征笔法的使用,以超越视角来观察世界等等。
  第二章从形式方面入手,分五节论述《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不同。第一节论述了启示文学中很多作品都是托名创作,而《启示录》却不同,它自称作者为“约翰”;第二节就创作目的来说,启示文学是为少数人而写,并且是“为传递古代奥秘知识”,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启示录》的创作有其独特目的,是为多数人写的,具有公开性和普世性;第三节论述《启示录》虽然是具有启示文学形式的预言,但却以书信为包装,这在其他启示文学中是不存在的;第四节论述《启示录》中满布丰富的视觉形象(异象),这是极不寻常的,当然其他启示文学中也充满象征性异象,但是在其他启示文学作品中,另外一些启示方式也经常占据着同等比重,甚或更大比重;第五节论述《启示录》中丰富的重复艺术,包括主导词重复、意念重复与语词重复,分别列举了很多例证,然而在其他启示文学中,重复特征却不像在《启示录》中这样明显。
  第三章主要从内容方面分四节论述《启示录》与启示文学的不同。第一节从二者所涵盖的题目入手,认为《启示录》关心的全是“末世论”的命题,而启示文学所涉猎的不仅仅是“末世论”,还有天使论、多层宇宙观等;第二节是关于弥赛亚之说,《启示录》中蕴含着丰富的基督论,而相比之下启示文学中的弥赛亚观念比较模糊;第三节论述了二者之间的二元论差别,《启示录》中的二元论并非绝对,是已经修正了的;第四节对比了二者的历史观,得出在《启示录》的史观中,末世开始于“耶稣基督”的复活升天,持续到基督第二次再临,而启示文学的末世定格在与今世相对的世界的末了。
  最后的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启示录》是最典范、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启示文学,启示文体对于《启示录》具有重要的诠释意义,但是因着这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多方面的不同,我们解读时要十分注意,不能教条式地把启示文学的某些原则套用在《启示录》文本身上,这样的区别对于理解《启示录》和其他启示文学作品有很大启发意义,以免过于笼统地概括了启示文学的范围就忽略了《启示录》的独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