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初期文学场域与“伤痕文学”——论“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
【6h】

新时期初期文学场域与“伤痕文学”——论“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以“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重返“伤痕文学”时期的历史语境,通过考察不同场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分析制约“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诸多因素。
   全文总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解释本文所运用的理论--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学场域(literary field)”概念,简单论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考察“伤痕文学”时期的文学外部环境,分析政治场对文学场的支配作用,文学读者与“伤痕文学”作者的互动,论述以上两个方面如何制约“伤痕文学”话语言说;
   第三章、选取以文学政策、文学出版、文学批评和文学评奖为代表的文学体制场为研究对象,考察文学体制场对文学创作场的规训作用,分析此种规训作用对“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
   第四章、以“伤痕文学”创作主体为对象,选取创作主体的创作水准和创作心态为切入角度,以创作主体对政治无意识的认同态度为中心,论述创作场域对政治场域的认同如何制约“伤痕文学”话语言说;
   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对以上各章进行总结概括,并得出结论。
   使用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伤痕文学”话语言说的制约因素可以超越对“伤痕文学”某一因素的孤立性研究,从不同场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出发,将单独的时代环境分析,个别作家作品分析,文学体制内部各个要素的影响分析放置在一个关系结构之中,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相对准确、客观、全面的考察“伤痕文学”存在的具体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