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的构建——基于本科护生、住院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调查研究
【6h】

本科护理人才质量标准的构建——基于本科护生、住院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科护生和在职护士是目前和未来护理工作的承担者,住院病人是高等护理服务的接受者,医生是护理工作的合作者,这四部分人群对于本科护理人才质量的高低相当敏感,他们的评价对于护理人才质量标准的最终建立有着很大的参考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这四部分人群的态度,提出相应的社会评价质量标准,为我国本科护理质量标准的最终建立提供社会依据。
   方法:研究对象中:本科护生来自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全日制本科三年级护生共350名;医护人员及住院病人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其中医生250名,护士350名,住院病人300名。纳入标准为:无精神、意识、认知障碍,自愿参加本研究,医护人员已取得医师或护士执业资格且在职在岗。共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4份,有效回收率93.1%。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利用利克特量表进行反向计分。评价指标参考四川大学李桃的硕士毕业论文《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等,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54个。其中,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采用的是德尔菲法(DelphiMethod),专家组成员个人权威系数在0.7-0.9之间,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
   本研究运用两种方法协助确立最终的本科护理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即以频数为基础的方法(MethodsofFrequencies,MF)和以均数为基础的方法(MethodsofMeans,MM)。(1)MF:①剔除指标:各一级指标下最后三名的二级指标中,若某项指标在各研究对象均出现且经频数相加排序、仍位于最后三名的指标即列为剔除指标(病人问卷中不包含科研能力和教学与管理能力两部分,故用总频数的均数代替进行相加、排序);②重要指标:首先对所有指标的肯定选项频数相加,然后各研究对象的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分别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提取前五项,若某项指标在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中出现即可设为重要指标;③核心指标:按照核心指标约占总指标25%的原则,将重要指标按照频数高低提取前14项列为核心指标;④一般指标:除去剔除指标、重要指标,其余均列为一般指标。(2)MM:①剔除指标:将指标按照均数及标准差的大小按照升序排列,观察各一级指标下的最后三项二级指标,若某指标在各研究对象中均出现,则提取其中均数及标准差最高的三名列为剔除指标;②重要指标:将各研究对象的均数及标准差在一级指标下分别按照升序排列,然后提取各一级指标下前五项二级指标,若某项指标在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中出现即设为重要指标;③核心指标:按照核心指标约占总指标25%的原则,重要指标中均数排名(由低到高)前14项列为核心指标;④一般指标:除去剔除指标、重要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列为一般指标。(3)本科护理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的最终确立:在MF和MM中均列为核心指标、重要指标、一般指标和剔除指标的项目继续予以保留,其他依次推为重要指标和一般指标。
   结果:1.最终确定本科护理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核心指标8项,包含思想道德品质3项、专业知识能力3项、其他基本素质2项;重要指标(包括核心指标)14项,包含思想道德品质3项、专业知识能力3项、科研能力1项、教学能力4项、其他基本素质3项;一般指标40项,包含重要指标和剔除指标以外的所有指标;剔除指标包含专业知识能力的2项内容。
   2.对不同研究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共25项(46%)。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指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护之间5项,护士与护生之间14项,医生与护生之间19项,医生与病人之间10项,护士与病人之间8项,护生与病人之间9项。
   结论:1.社会人群在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评价时,仍是以与临床护理实践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态度为主。
   2.专业技术、思想道德和身心素质是社会人群评价合格本科护士的主要衡量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