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发展研究——以30个样本城市为例
【6h】

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发展研究——以30个样本城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城市竞争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改革和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作为城市和教育汇集的中心,城市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先进性、先导性的特点,可以对区域教育起到指导、示范、辐射和支持作用,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试验中心和实践主体。对城市教育竞争力进行综合实证研究、比较地区差异和发展趋势、发现城市教育的内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城市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教育发展结构、提高教育效率、提升城市教育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加强教育服务城市能力、促进城市和教育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在理论研究上开拓城市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促进城市教育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更好指导城市教育科学发展。
   而目前有关城市教育竞争力概念、指标、评估方法、框架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稀少。为此,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国家、地区、团体、组织、个人有关城市和教育竞争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教育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建立相关的理论分析模型,对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理论研究和中国城市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选取具有发展代表性、区域对比性的30个不同级别样本城市,搜集了2000-2009共计10年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主客观赋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耦合合成,得到样本城市教育综合及各项教育竞争力指数;接着对样本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各个城市的教育优劣势以及个性特征和共同特征,总结城市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发现样本城市教育竞争力指数:(1)发展趋势,2000-2009年间都处于上升态势,但在2004年左右出现分界,2005-2009年指数上升更快。(2)地域格局明显,东部增速明显,中部稳定,西部、东北城市增长相对迟缓,且东西部差距有扩大趋势。(3)行政级别上,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城市整体发展较好,部分副省级城市增长动力稍显不足,地市级城市活力较大。(4)教育内部,基础教育指数大部分城市出现下滑,职业教育出现了波动,高等教育经历2000-2002年的下滑,2003-2009年出现稳定上升,教育投入和产出指数都保持稳定上升。
   本文在分析城市教育竞争力之后,通过文献梳理,又构建了城市教育对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贡献模型,用教育贡献作为对城市教育竞争力的反馈和外部验证。用中国社科院倪鹏飞研究员对中国城市竞争力近10年研究数据作为模型因变量,以前文已测量的城市教育竞争力指数作为自变量,运用spss17.0构建两者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样本城市教育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呈现倒“U”型结构,出现明显的分段现象,拐点出现时间在2004-2005年左右,前段斜率较大,后段相对较为平缓。说明城市教育对城市贡献随着城市的发展呈现减小的趋势,教育发达地区要比教育落后地区贡献要小,这种发展趋势符合经济及城市教育效用递减规律。教育贡献反馈总体为正,但存在结构、区域、阶段性差异。
   通过城市教育竞争力发展比较、城市教育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发展比较和教育贡献对城市教育竞争力的反馈。本文认为,东西部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的城市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不发达城市教育发展弹性系数高发展空间较大,而发达城市需要找到创新点。本文的建议是:第一,中西部教育发展潜力巨大,东部需要优质高效发展。第二,尊重教育、经济发展规律,需要重点突破。第三,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城市与教育协调发展。总之,把握规律、实事求是、不断地变革与调整是不变的主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