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pH敏感型药物缓释系统?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的制备,难溶性药物的负载与释放研究
【6h】

新型pH敏感型药物缓释系统?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的制备,难溶性药物的负载与释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介孔硅的合成及表面氨基化

3 吲哚美辛在介孔硅上的负载与释放

4 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系统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介孔硅材料由于其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无药理活性,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材料。无论是水溶性药物还是难溶性药物,介孔硅材料都可以实现高的药物负载量,并能实现对药物的缓控释释放。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体系,各个部位有不同的pH值,pH敏感药物传输系统对人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可以实现对药物的pH控制释放。
   本工作将介孔硅和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球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制备了新型pH敏感型药物缓释系统-不同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系统,制备过程简单方便,即克服了两种材料的不利之处,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性。所做主要工作如下:
   1.本工作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孔径大小的介孔硅MCM-41(孔径D=3.6nm)和SBA-15(孔径D=9.8nm),用后嫁接法将氨基基团连接到介孔材料上。以难溶性药物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以介孔材料为药物载体,研究了吲哚美辛在介孔材料中的负载情况。
   2.研究了介孔材料对吲哚美辛在模拟胃液(SGF)和模拟肠液(SIF)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吲哚美辛有很高的突释量;与大孔径的SBA-15 相比,小孔径的MCM-41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慢;与未氨基化的介孔材料相比,氨基化的介孔材料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慢;由于在SIF中,介孔材料和吲哚美辛之间存在静电排斥作用,在SGF中,介孔材料和吲哚美辛之间存在氢键作用,因此吲哚美辛在SGF中的释放速率比在SIF中的释放速率稍微慢一些。
   3.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具有比单纯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高的包封率,介孔硅的加入不影响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的溶胀率。吲哚美辛在模拟胃液(SGF)和模拟肠液(SIF)中的释放行为表明,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对药物的释放呈现明显的pH依赖性,在SIF中,吲哚美辛有很快的释放速率,在SGF中,吲哚美辛释放缓慢。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比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对药物的释放速率要慢。与单纯的介孔硅相比,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中药物的突释量明显降低。
   4.研究了药物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单纯介孔硅对药物的释放在SGF和SIF 都符合Higuchi模型,药物的释放机制是扩散控制。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对药物的释放在SGF中符合Higuchi模型,在SIF中符合Ritger-peppas模型,药物的释放机制为non-Fickian 扩散行为控制释药,即以药物扩散为主,兼有骨架溶蚀协同作用。
   本工作制备的介孔硅掺杂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球系统成功实现了在胃肠道中对药物的pH控制释放。此凝胶球能克服某些药物口服时对胃刺激性大、易引起胃部严重不良反应的缺点,能保护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不被胃吸收或被胃酶所破坏,延长疗效,提高药物稳定性。而且此凝胶球制备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我们相信此新型pH敏感药物缓释凝胶球系统在肠道药物缓释中的应用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