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在参与,体验过程——论电视竞赛类节目的精神支柱
【6h】

重在参与,体验过程——论电视竞赛类节目的精神支柱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

(三)创新之处

(四)文献综述

一、竞赛节目的历史

(一)竞赛节目的涵义

(二)竞赛节目的渊源

(三)竞赛节目在我国的发展

二、竞赛节目的分类

(一)才艺型

(二)知识型

(三)技能型

(四)博彩型

(五)真人秀

三、竞赛节目的价值和特点

(一)竞赛节目的价值

(二)竞赛节目的特点

1.竞赛节目具有娱乐要素

2.竞赛节目的内容为观众所熟悉

3.观众和参赛者可共同分享情感

4.低投入高收视是吸引节目制作者的主要因素

四、竞赛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主持人文化精神缺失

1.克隆盛行

2.语言媚俗

3.品位低下

(二)选手太重比赛输赢

(三)观众难逃功利之心

(四)策划只重商业利益

五、过程意识与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内涵

(二)过程哲学影响了现代人的人生观

(三)过程哲学影响了现代人的艺术观

(四)过程哲学在我国的接受与传播

六、过程哲学对竞赛节目的启示

(一)过程意识与主持人——重在引导,激发精彩

1.主持人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

2.主持人应平等对待每位选手

3.主持人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过程意识与参赛选手——重在参与,体验过程

1.参赛选手要淡化名利意识

2.参赛选手要有“游戏”心态

(三)过程意识与观众——重在精神,尊重选手

(四)过程意识与节目策划——重在品位,体现关怀

1.节目策划者要有精品意识

2.策划者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比赛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如今,电视上的竞赛节目因“竞赛”性质而紧张激烈,吸引观众眼球,有很高收视率。电视台和个别幸运者在这里实现了各自的利益。可是我们发现,在比赛的过程中,人们过于注重名次的输赢。这里暴露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参与这一活动的所有人(包括选手,主持人,观众和节目策划者)的思想深处,都缺少了一点东西。这点东西,用哲学术语表述即过程意识。 电视竞赛节目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由于此类节目具有高额的奖金诱惑,以及博彩性和观众的参与性,一时间使得竞赛节目风靡全美,连续创下收视率的高峰。我国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节目的基础上,也创办了一些自己的竞赛节目,现在竞赛节目已经成为一种广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电视竞赛节目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竞赛节目具有娱乐的要素,同时竞赛节目的内容为观众所熟悉或比较熟悉,观众通过参与答题的过程可以体验比赛那种紧张,并在这种体验中对自身的价值予以确认。在节目中和节目结束的时候,观众还能够和参赛者共同分享情感。除此以外,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竞赛节目低廉的制作费用和较高的收视率也是吸引他们不断生产新的竞赛节目的主要因素。 但是竞赛节目虽然表面上非常火爆,拥有高收视率,但受到的社会评价却较低。原因就在于主持人自身文化精神缺失,有媚俗和过于迎合受众的倾向;参赛选手过于看中比赛的胜负输赢,却忽视了对精彩过程的体验;观众中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不了功利、势利之心的干扰,过于看重选手的输赢名次;节目策划的商业功利性替代了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 目前国内竞赛节目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从哲学上看——过程意识的匮乏。过程意识源于过程哲学,属于现代哲学的一部分,体现了现代人的人生智慧,其精髓在于视人生为一个过程,对待人生、对待生活重生存而不重占有,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重体验而不重名利。竞赛节目要以过程意识为指导,为支撑。过程意识对于主持人,要重在引导,激发精彩;过程意识对于参赛选手,要重在参与,体验过程;过程意识对于观众,要重在精神,尊重选手;过程意识对于策划者,要重在品位,体现关怀。 过程意识对参与竞赛活动的各方,都具有启发意义。过程意识使竞赛活动有了超乎世俗功利的哲学和审美意义,使竞赛节目有了灵魂与精神深度,使参与节目各方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