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锰高铬合金铸渗层制备及耐磨性能的研究
【6h】

含锰高铬合金铸渗层制备及耐磨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前言

1.2 金属材料磨损理论及分类

1.3 金属耐磨衬板材料的发展

1.4 铸渗工艺及机理

1.5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铸渗工艺参数的确定

2.2 铸渗试样的制备

2.3 组织与性能的测试

第3章 锰含量不同对铸渗层组织和性能影响

3.1 铸渗合金粉末成分设计

3.2 铸渗层厚度变化

3.3 铸渗层的组织分析

3.4 铸渗层中实际化学成分

3.5 铸渗层中硬度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铸渗件的热处理

4.1 引言

4.2 对工件的热处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铸渗合金层的磨损性能分析

5.1 前言

5.2 冲击磨损实验分析

5.3 冲击磨损过程中磨损形成机理研究

5.4 磨粒磨损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耐磨铸件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等行业,其工作条件恶劣、耐磨性能要求高,且使用范围广、使用量大,在实际工业应用中要求成本低、性能好。铸渗技术属于表面合金化中的一种,是在铸造过程中于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合金层的技术,在满足工件工作部位对耐磨性能要求的同时,减少整个工件合金化需要的合金量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球磨机和圆锥破碎机用耐磨材料为研究对象,在中碳钢表面铸渗形成含锰铸渗合金层,获得了具有优良抗冲击磨损性能的铸渗材料。本文为钢铁材料表面复合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经验。
  采用高碳铬铁粉、锰粉、锰铁粉等配制铸渗合金粉末,以 ZG45钢为母材,使用普通的砂型浇铸技术在碳钢的表面制得了含锰高铬耐磨合金层。通过组织性能分析表明:通过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可以得到厚度为10mm左右的耐磨合金层,合金层和母材之间的过渡层在20~30um左右;过渡层的性能介于合金层和母材性能之间;铸态下的合金层主要有奥氏体、M7C3碳化物,随着合金层中锰含量的增加,碳化物体积量减少,同时碳化物从颗粒状、块状向长条状变化,其分布均匀性下降;结合界面处呈冶金结合,没有粉末不熔化现象,其中获得两种代表性的锰含量为5.28%和8.92%的低锰和中锰的高铬铸渗合金层。
  铸渗层经过热处理组织和性能产生变化:退火后铸渗合金层的组织仍然保持大量碳化物颗粒均匀分布在组织中,碳化物体积保持不变;经过奥氏体水韧工艺处理的铸渗合金层组织中的碳化物有长大趋势,向长条形发展;经过固溶水淬后的铸渗合金层组织经过处理后,组织中碳化物颗粒大幅度溶解减少,基体中析出球形碳化物颗粒;经过长时间中温保温后水淬的铸渗合金层,基体中析出大量碳化物,颗粒间出现了网状裂纹。经过两次水淬处理的铸渗合金层中碳化物大量溶解,同时材料的表面和结合处有裂纹产生。
  冲击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磨损条件下,高铬铸铁试样的磨损量随着冲击功的增加急剧增加;高锰钢的磨损量随着冲击功的增加逐渐减小;低锰铸渗材料的磨损随冲击功的增加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幅度很小且磨损质量损失都较高铬铸铁和高锰钢小。中锰铸渗材料的磨损随着冲击功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与高锰钢磨损趋势相同,表现出一定锰钢的特征,磨损失重比高铬铸铁和高锰钢小。对比显示低锰高铬铸渗材料(Mn:5.28%)耐冲击磨损性能中低冲击载荷下最佳;磨粒磨损试验结果显示铸渗材料在单纯的磨粒磨损情况下与高铬铸铁有相近的磨损性能,这一数值与它们有相近的碳化物体积分数相一致。试验表明铸渗材料同样具有较好的抗磨粒磨损的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