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热点分析(1998-2007)——基于共现分析法的信息可视化实证研究
【6h】

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热点分析(1998-2007)——基于共现分析法的信息可视化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1998年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经历了巨大变化。面对学科的巨大变革,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同仁迫切希望系统、全面、直观地了解十年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状况,如:它的热点研究领域有哪些?它的学科结构又如何? 学科发展的脉络趋势是什么?网络的普及和电子资源的广泛使用给这两个学科带来了什么影响?而将各种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共现分析法,它不仅继承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优势,而且还克服了定性分析主观因素较强且不易操作的弊端,可更深刻、精确地挖掘隐含的或潜在的有用的文本知识,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亲疏关系,揭示研究对象所代表的学科结构或主题研究热点的变化。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共现分析以其方法的简明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成为支撑信息内容分析研究过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共词分析与共引分析。鉴于此,本论文尝试采用共现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和作者共引分析法相结合对1998~2007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进行揭示与把握。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并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二部分,阐述了共现分析法的理论基础、类型及流程,总结了共现分析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第三部分,采用共现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法对1998~2007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热点进行微观层面上的实证分析。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对十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八种核心期刊的高频关键词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类团关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从微观上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科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揭示。得出十年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不仅稳中有变,而且还显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可见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性、阶段性、变化性的特点。第四部分,采用共现分析法中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法对1998~2007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八种核心期刊的高被引作者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从宏观上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学科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十年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学科研究力量不均衡,有待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有新的研究领域浮出水面,成果喜人。第五部分,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演绎归纳推理法较为全面、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1998~2007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热点的发展态势,并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