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6h】

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科技政策研究进展综述

1.2.2 涉农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2.3 科技政策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家科技政策

2.1.2 农业企业与农业创新型企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2.2.2 企业成长理论

2.2.3.政策工具理论

2.2.4.公共政策理论

3.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需求分析

3.1 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分类与辨析

3.1.1 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分类

3.1.2 农业创新型企业与科技型企业辨析

3.2 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模型构建

3.2.1 农业创新型企业双链四碱基基因模型构建

3.2.2 农业创新型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3.3 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阶段特征分析

3.3.1 孵育期农业创新型企业阶段特征

3.3.2 初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阶段特征

3.3.3 迅速成长期农业创新型企业阶段特征

3.3.4 成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阶段特征

3.3.5 转化期农业创新型企业阶段特征

3.4 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阶段科技政策需求分析

3.4.1 孵育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需求

3.4.2 初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需求

3.4.3 迅速成长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需求

3.4.4 成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需求

3.4.5 转化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需求

4.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供给分析

4.1 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政策供给现状的总体分析

4.1.1 科技政策时间演进分析

4.1.2 政策主题关键词分析

4.1.3 政策供给主体分析

4.1.4 政策供给强度分析

4.2 国家科技政策初步探索阶段(2000年-2005年)供给现状分析

4.2.1 政策背景分析

4.2.2 政策主题关键词分析

4.2.3 政策供给主体分析

4.2.4 政策供给强度分析

4.3 国家科技政策平稳发展阶段(2006年-2011年)供给现状分析

4.3.1 政策背景分析

4.3.2 政策主题关键词分析

4.3.3 政策供给主体分析

4.3.4 政策供给强度分析

4.4 国家科技政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供给现状分析

4.4.1 政策背景分析

4.4.2 政策主题关键词分析

4.4.3 政策供给主体分析

4.4.4 政策供给强度分析

5.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5.1.1 模型构建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问卷设计与变量的选取

5.3 问卷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SEM)与结果分析

5.4.1 初始SEM模型的确立

5.4.2 初始SEM模型检验与修正

5.4.3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6.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效率分析

6.1 科技政策效率分析原则

6.2 科技政策效率分析模型

6.2.1 模型的构建

6.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6.3 科技政策效率实证分析

6.3.1 总体科技政策供给效率分析

6.3.2 农业创新型企业科技政策吸收效率分析

7.国家科技政策促进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策略建构

7.1 完善国家科技政策供给

7.1.1 改善科技政策供给结构

7.1.2 调整科技政策供给强度

7.1.3 提高科技政策供给主体协同程度

7.2 畅通科技政策实施渠道

7.2.1 优化科技政策实施路径,保证政策实施渠道顺畅

7.2.2 强化督办、问责机制,加快科技政策实施进度

7.2.3 升级基层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提高科技政策实施绩效

7.3 提高农业创新型企业市场生存能力和科技政策的吸收能力

7.3.1 大力扶持孵育、初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生存机会

7.3.2 强化成长、成熟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基因能力,提高科技政策的内化能力

7.3.3 加快转化期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高科技政策的吸收效果

7.4 优化科技政策生态系统

7.4.1 完善科技政策生态群落

7.4.2 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生态环境

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农业创新型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国家科技政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既是制度支撑也是农业创新型企业升级发展的导向标。在此背景下,深入开展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该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成长理论和科技政策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指导科技政策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运用农业发展阶段理论、企业成长理论、政策工具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企业生命特征视角对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阶段科技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第三,运用政策测量、政策文本、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了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供给现状。第四,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7年至2016年间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科技政策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和问题,设计了供需对接的促进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科技政策策略。
  本文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
  (1)从农业创新型企业对国家科技政策的需求和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供给两个角度研究了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通过对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相关概念的综合分析,从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和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角度拓展了国家科技政策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生命体基因理论引入了农业创新型企业,结合农业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建立了以知识链和资本链为双链,以农业人才培养力、农业技术更新力、农业组织进化力和农业资源整合力为四碱基的基因模型。运用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了符合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的五阶段生命周期模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理论。
  (2)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构建了国家科技政策关键因素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模型,在系统分析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技术研发政策、科技投入政策、人才队伍政策、社会服务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七类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七类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从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和农业创新型企业需求角度设计了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调查问卷,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科技政策关键因素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验证了国家科技政策促进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相关命题。为进一步测算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影响程度,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10家上市农业创新型企业总体科技政策供给效率和农业创新型企业科技政策吸收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分析结果的应用实践上体现了创新性。
  (3)构建了“政府-关联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政策策略模型,对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具有借鉴作用,对农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政策生态系统的研究,在对国家科技政策供给、国家科技政策实施和农业创新型企业成长三个方面提出对策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关联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政策策略模型,探索了主体间共生互惠关系,丰富了科技政策研究内容,为科技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深化国家科技政策对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影响研究,未来在模型的构建上应考虑农业创新型企业的地域特点和产业链端差异等因素,进一步拓展国家科技政策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