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豫西伏牛山区三种类型林分的地表可燃物研究
【6h】

豫西伏牛山区三种类型林分的地表可燃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森林防火研究

1.1.1 国外森林防火研究进展

1.1.2 国内森林防火研究历史进程、现状与进展

1.2 森林可燃物的研究

1.2.1 森林可燃物的分类研究

1.2.2 森林可燃物的模型研究

1.2.3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

2、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豫西伏牛山区气候

2.2.2 豫西伏牛山区地形地势

2.2.3 豫西伏牛山区植被类型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技术路线

3.2.2 标准地的设置与调查

3.2.3 仪器设备

3.2.4 数学模型

4.结果与分析

4.1 可燃物的载量与林分结构因子关系

4.1.1 可燃物载量与林分龄级的关系

4.1.2 可燃物载量与林分郁闭度的关系

4.1.3 可燃物载量与林分海拔的关系

4.2 可燃物的含水率与林分结构因子关系

4.2.1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与郁闭度的关系

4.2.2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与海拔的关系

4.3 油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关系模型

4.3.1 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相关分析

4.3.2 龄级与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3.3 郁闭度与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3.4 海拔与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4 栎类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关系模型

4.4.1 栎类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相关分析

4.4.2 龄级与栎类地表下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4.3 郁闭度与栎类地表下层可燃物载量的关系模型

4.4.4 海拔与栎类地表下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5 针阔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关系模型

4.5.1 针阔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与林分因子的相关分析

4.5.2 郁闭度与针阔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4.5.3 海拔与针阔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的关系模型

5.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和扑救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掌握林火发生规律,及时准确预测森林火灾是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事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伏牛山区是我省森林主要分布区,油松林、栎类林,针阔混交林是该区域的主要林分类型,本文通过对该区域3种林分类型的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以及林分因子、地形和环境因子等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林分的燃烧性与龄级、郁闭度呈正相关关系。
  2、营造混交林或种植隔火林带能起到隔火的作用,以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时引造成的损失。
  3、幼龄油松纯林在未郁闭时要及时清理幼龄油松纯林地表枯枝,以减小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
  4、而油松林和栎类纯林在林分完全郁闭后其载量都会有所减小;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地表可燃物载量则会随着郁闭度的增大而增大。
  5、三种群落类型的林分地表下层可燃物载量都受到海拔的显著影响,且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6、龄级和油松林地表上、下层可燃物载量、下层可燃物含水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与油松林地表下层可燃物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郁闭度与油松林地表下层可燃物载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7、龄级与栎类林地表上下层可燃物载量之间都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栎类林地表下层可燃物含水率与龄级、海拔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8、龄级与针阔混交林的地表可燃物载量、含水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海拔与针阔混交林地表上层可燃物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针阔混交林下层可燃物含水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郁闭度与针阔混交林地表上层载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