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秸秆覆盖对烟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6h】

秸秆覆盖对烟田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1.1秸秆覆盖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秸秆覆盖的土壤效应

1.2.1秸秆覆盖的土壤温度效应

1.2.2秸秆覆盖的土壤水分效应

1.2.3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2.4秸秆覆盖对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1.2.5秸秆覆盖对土壤pH的影响

1.2.6秸秆覆盖对土壤酶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值形成的影响

1.3.1秸秆覆盖对植物学性状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秸秆覆盖对作物经济性状的影响

1.3.3秸秆覆盖的环境效应

1.3.4秸秆覆盖的抑草作用

1.4秸秆覆盖存在的问题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3.1供试材料

3.2测定项目及方法

3.2.1烤烟农艺性状测定

3.2.2生理指标测定

3.2.3土样的测定

3.2.4烤后样质量指标测定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覆盖方式对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

4.1.1不同覆盖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4.1.2不同覆盖方式对耕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3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4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4.1.5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总氮含量的影响

4.1.6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4.1.7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4.1.8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1.9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10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酶的影响

4.1.11相关分析

4.1.12通径分析

4.2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4.3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4.3.1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4.3.2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3.3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不同覆盖方式对烤后烟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4.1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4.4.2不同覆盖方式对烤后烟主要化学成份的影响

4.4.3不同覆盖方式对烤后烟致香成份的影响

5结论与讨论

5.1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5.2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5.3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5.4不同覆盖方式对烤后烟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5.5烤烟适宜覆盖方式的确定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06-2007年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和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烟田土壤理化与生物学特性、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烤后烟叶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覆盖方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度和含水率的影响 覆盖对地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相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和秸秆覆盖的“降温效应”非常明显。在烟株生长前期,地膜覆盖处理的“增温效应”有利于烟株的生长,而秸秆覆盖的“降温效应”更有利于烟株的后期生长。 与其它处理相比,秸秆全覆盖处理使烤烟整个生育期和不同土层均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率;烟叶生长的前期,对照处理含水率最低,地膜覆盖处理介于秸秆全覆盖和条带状处理之间;随着烤烟生育期的推进,地膜覆盖处理与对照土壤含水率逐渐接近,土壤含水率均较低,而秸秆全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仍较高,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介于二者之间。 2.不用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烟株生长前期,地膜覆盖处理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秸秆覆盖的各处理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大于地膜覆盖和对照处理,其中移栽前15d覆盖秸秆的两个处理大于移栽时覆盖处理,条带状覆盖处理大于全覆盖处理;土壤总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秸秆覆盖后可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烤烟生长发育前期,地膜覆盖处理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大;移栽60d之后,移栽前15d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最高,其中,秸秆条带状覆盖大于全覆盖处理;烤烟不同生育时期,移栽前15d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真菌数量均最高:而对照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在烟株生长的各时期均为最低。 秸秆覆盖各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在烤烟全生育期,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的土壤脲酶、转化酶活性最高,对照处理的最低;地膜覆盖处理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在烤烟团棵期最高,随后低于秸秆覆盖的各处理。 3.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移栽后30d,地膜覆盖处理的烟株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及最大叶面积均大于其他处理的;移栽后45d,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的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最大;烤烟生长后期,秸秆覆盖的三个处理的优势显著,烟株最大叶面积与地膜覆盖和对照处理的差异显著,秸秆覆盖能促进烟株后期叶片的扩展。 移栽30d,地膜覆盖处理叶片中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移栽前15d秸秆全覆盖处理SOD活性较低,移栽时覆盖秸秆处理MDA含量较高。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秸秆覆盖的各处理SOD活性均高于地膜覆盖和对照处理。移栽后80d,MDA含量大小为:对照>地膜覆盖处理>移栽前15d秸秆全覆盖处理>移栽时秸秆全覆盖处理>移栽前15d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 移栽后50~80d,对照和地膜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秸秆覆盖处理,而秸秆覆盖的处理相比,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低于秸秆全覆盖处理的,说明裸地和地膜覆盖处理的叶绿素降解较快,影响烟株后期光合作用,而秸秆全覆盖处理的叶绿素降解较慢,不利于烟株的正常落黄。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低和变化规律更加符合优质烟叶的生长要求。 4.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相比,以地膜覆盖处理的烟叶产量最高,但其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较低;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的产值最高,主要是其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的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其它处理,秸秆全覆盖处理的产值低于秸秆条状覆盖处理,但高于地膜覆盖处理。 与地膜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各处理的烟叶总糖和总氮含量下降,烟碱和钾的含量升高,其中部叶的烟碱含量接近2.5%,较适宜,而地膜覆盖处理的烟碱、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秸秆覆盖处理。 不同覆盖处理烤烟中部叶致香成分总含量相比,移栽前15d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处理>移栽前15d秸秆全覆盖处理>移栽时秸秆全覆盖处理>对照。说明秸秆条带状覆盖处理较有利于香气的形成。 5.烤烟适宜覆盖方式研究表明,秸秆覆盖对于烟株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效果较好,烟叶产值和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地膜覆盖,其中,移栽前15d覆盖秸秆的处理优于移栽时覆盖秸秆的处理,以移栽前15d覆盖秸秆的条带状处理最优,烟叶产值和品质最好,在实际生产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