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浪底库区上游风化砂页岩区土壤侵蚀特征与治理措施研究
【6h】

小浪底库区上游风化砂页岩区土壤侵蚀特征与治理措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4研究区概况

5结果与分析

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小浪底库区上游风化砂页岩区的岩性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改良利用试验和土壤侵蚀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 一、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和航片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浪底库区上游风化砂页岩区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综合因子进行了调查,查明了整个库区和风化砂页岩区的水土流失现状、侵蚀类型及分布情况,并系统分析评价了其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以及实施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对风化砂页岩区的岩性特征、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和化验。分析了砂页岩的物理性质,探讨了其风化严重的主要原因,即除了自身抗风化能力低外,还受到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作用,并按风化程度分别阐述了全分化区、强分化区、弱分化区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对风化砂页岩区各种不同深度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多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和差异。对该区域土壤水分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土壤水分随地面貌部位变化显著。对有林地与自然荒坡、梯田与坡耕地理化性状对比分析表明,经过改良措施的实施,风化砂页岩土壤肥分得到明显改善。 三、采用在小流域内布设对比观测断面和径流试验观测小区,对风化砂页岩区土壤侵蚀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汛期降雨量、雨型、坡度、坡长等重要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对侵蚀的影响主要是历时1-6小时、雨量20mm以上、雨强5-20mm/h的急雨和暴雨;不同坡长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其中30-50m长的坡面是各种侵蚀形态最发育、最严重的地带;同时,风化砂页岩区土质荒坡土壤入渗率低,土壤最大持水量小,降雨后土壤对雨水容纳少,极易形成地表径流,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在以上基础研究的前提下,结合小流综合治理典型经验,提出了风化砂页岩综合治理防治布局与优化配置技术。针对风化砂页岩区特有的地质岩性、成土母质、水土流失等特点,将工程技术措施和植物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加速土壤形成和熟化,改善风化砂页岩土壤理化性状,加快植被恢复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本文还总结并提出了适合风化砂页岩地区综合治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主要包括炮震鱼鳞坑、过滤式淤地坝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