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6h】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渗透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

1.1 生命的内涵

1.1.1 不同领域对生命的阐释

1.1.2 人的生命内涵

1.2 生命教育的内涵

1.2.1 各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概况

1.2.2 生命教育的内涵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1 中学生生命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2.1.1 样本的基本情况

2.1.2 样本的生命认知现状分析

2.1.2 样本的生命教育认知现状分析

2.2 对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内容的分析

2.2.1 对家长生命教育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2.2.2 对教师生命教育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第三章 语文课堂中生命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3.1.1 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谬需要生命教育来纠正

3.1.2 青少年问题频发引起对教育的反思

3.1.3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的漠视

3.1.4 初中阶段青少年心理特征要求要进行生命教育

3.2 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3.2.1 语文“人文性”的学科优势

3.2.2 生命意识的觉醒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可能

3.2.3 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第四章 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

4.1 在课堂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1.1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4.1.2 正确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4.2 生命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4.2.1 语文教师要具备生命教育综合素养

4.2.2 语文教师要从“教学者”成长为“研究者”

4.3 在语文教材中发掘生命教育元素

4.3.1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

4.3.2 教材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文化气息

4.3.3 教材中展现多彩的人生体验

4.3.4 教材中富含灿烂的生命气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诞生人类生命以来,教育便如影随形。尽管在生命和教育的概念都还未形成时,人们为了生存下去,本能的将自己在生存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技能等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教育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同时,教育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又促进了人类的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教育和学习犹如本能。因此,生命和教育自古以来就存在天然的、必然的联系。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教育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探求生命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生命活动,还包括心理上的生命活动。随之出现了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全人教育等许多有关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自生命教育提出以来,人们对生命教育的探索不断的扩展和深入。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发达和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在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中接连报道出许多有关中学生自杀、自残、他杀等极端恶性的事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小学生开房等不良事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学校、家长等人的注意和讨论。这些事件就反映出了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在“网红”、“直播”之风大盛的时代,中学生出于出名或者盈利的目的,在直播中穿着暴露、袒胸露乳,产生一些低俗的行为表现来博得网友的关注和打赏。这是对自己的生命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其一。其二,2016年末,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的文章在网络媒体上被大量转载,引起一股人们探讨并反对校园霸凌的热潮。更甚者,由于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所曝露出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孩子竟然杀害自己的弟弟妹妹,其动机是因为弟弟妹妹抢了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这也反映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偏差。这一系列事件中的问题少年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问题社会,问题教育。
  本文就针对种种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仅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来探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现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文章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和家长及教师,简单的了解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教育。同时,也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做一个界定。文章的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学生、家长和老师对生命教育认识的现状。其中以对学生的调查为重中之重。之所以将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放在第二章,也是为了给文章的下文的阐述提供事实和数据的支持。目前,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普通家庭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没有普遍认知。再加上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的需要,导致家庭和普通教师不重视生命教育,使得生命教育绝大部分存在于研究者和教育家之中。这不仅仅有个人因素,也有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是教育的问题。文章的第三章基于学生、家长、普通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真实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的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方面来探索在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之所以选择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是因为学生、教师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中最直观的三大因素。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导,而教材是连接教和学的桥梁,也就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材不仅仅是实施教学的工具、材料,也是学习的对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是对发展生命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初中语文课堂教育的影响,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生命教育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达到和谐统一,这即有助于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有助于生命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