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语文教师听课评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
【6h】

高中语文教师听课评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3.2 发放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名师法

1.3.4 案例分析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听评课

2.1.1 听评课定义

2.1.2 听课的类型与内容

2.1.3 评课的类型和内容

2.2 国内外对听评课的研究

2.2.1 关于国外听评课的研究

2.2.2 关于国内听评课的研究

第三章 语文听评课现状调查—基于项城市高中语文听评课调查

3.1 项城市高中语文听评课问卷调查

3.1.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3.1.2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3.2 项城市高中语文听评课教师的访谈

3.2.1 项城一高教学副校长的访谈

3.2.2 项城一高语文组长的访谈

3.2.3 项城一高语文老师访谈

3.3 项城一高听评课案例分析

3.3.1 案例一:《氓》

3.3.2 案例二:《蜀道难》

3.3.3 案例三:《登高》

第四章 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听评课存在的问题

4.1 相关组织者存在的问题

4.1.1 听评课的制度问题

4.1.2 听评课组织缺乏创新

4.1.3 缺乏专业理念引领

4.2 讲课教师存在的问题

4.2.1 讲课模式比较死板

4.2.2 主客体颠倒

4.2.3 形式化严重

4.2.4 活动效果不显著

4.3 评课者存在的问题

4.3.1 理论支撑欠缺

4.3.2 态度懒散

4.3.3 “浅显’’式评课

4.3.4 无“课群”意识

第五章 措施的探究

5.1 健全听评课组织措施

5.1.1 建立合理的听评课制度

5.1.2 拓展多种听评课模式

5.2 开课者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5.3 评课者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5.3.1 深入学习听评课理论

5.3.2 评课要提前准备

5.3.3 评课要“实"

5.3.4 评课要“精”

5.3.5 评课者要敢于指出缺点

5.3.6 评课者要有“课群意识”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发现

6.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听课与评课成为现在学校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更是教师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己教育教学方式的最佳方法。听评课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体现,普遍存在于各中小学教学中,学校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组织,让教师参加校内外公开课,有助于教师进行问题探讨和交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使教研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效,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该让听评课成为广大教师教研活动的一种常规化的方式。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各个学校在课堂教学上,不断进行革新,真可谓日新月异,然而让同行的教师走进课堂,放下同事的情感因素,认真细心的听课,客观公正的评课,还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意识,还有许多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年以来,我国许多的教育教学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教师,对于听课评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也在不断总结听课评课的方法、策略,以及探讨听评课的目的、意义等。可是,听课评课的具体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并且在校本教研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效果还是十分有限的,很多的问题急待解决。本文正是基于前面所述,结合笔者所在学校:项城市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项城一高),深入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探究高中语文听评课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听课评课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方法,借鉴周边高中做法,知微见著,提出在听课评课方面需要采取的相应改善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体现本文所探究内容的客观性,笔者主要采用发放问卷调查法、访谈名师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法,主要围绕以下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对听评课的认识以及参与动机,高中听评课的方式及评价机制,高中听评课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等,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据笔者的调查得出结论:当前高中语文在听评课的制度、方式、互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教师在听课时,多以观摩教学和简单记录过程为主,很少关注课堂氛围和留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课评论课,不能从教师长远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状态的评价;缺乏课群意识,忽视对生成资源的评价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加快听评课制度建设、转变听评课观念以及发展多元化听评课模式等措施,让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本文研究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