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部分农田土壤及典型农作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6h】

河南省部分农田土壤及典型农作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PAHs概述

1.1.1 PAHs的理化性质

1.1.2 PAHs的来源

1.1.3 PAHs的环境危害

1.1.4 土壤和农作物中PAHs的污染现状

1.2 研究区域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材料

2.1 样品的采集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PAHs的分析测定

2.3.1 PAHs测定

2.3.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第三章 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3.1 农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3.1.1 PAHs含量

3.1.2 土壤理化性质对PAHs分布的影响

3.1.3 与国际标准比较

3.2 农田土壤中PAHs的组成特征

3.3 土壤中PAHs的来源解析

3.3.1 特征比值定性源解析

3.3.2 BaA/Chr-远距离迁移可能性

3.3.3 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定量源解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4.1 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4.1.1 农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

4.1.2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PAHs分布的影响

4.1.3 与荷兰农业土壤PAHs标准比较

4.2 农田土壤中PAHs的组成特征

4.3 土壤中PAHs的来源解析

4.3.1 土壤中PAHs的定性来源解析

4.3.2 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定量源解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小麦、玉米中PAHs的含量、分布及累积

5.1 小麦中PAHs的含量、分布及累积

5.1.1 小麦中PAHs的含量、分布

5.1.2 小麦中PAHs的来源

5.1.3 小麦不同组织中PAHs的组成特征

5.1.4 小麦对PAHs的生物富集及其影响因素

5.2 玉米中PAHs的含量、分布及累积

5.2.1 玉米中PAHs的含量

5.2.2 玉米中PAHs的来源

5.2.3 玉米不同组织中PAHs的组成特征

5.2.4 玉米对PAHs的生物富集及其影响因素

5.3 小结

第六章 农田土壤和农作物中PAHs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

6.1 农田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6.1.1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6.1.2 获嘉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

6.1.3 泌阳地区的生态风险评价

6.2 农田土壤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价

6.3 农作物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价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高毒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环境“雌性化”效应,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危害巨大,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农产品的主产省份。因此以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物中的PAHs为研究对象,揭示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定量解析土壤中PAHs来源,探索PAHs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迁移的规律,评价其生态和健康风险。为实现农田安全生产目标,巩固和提升河南省的农业基础地位以及为国家粮食提供安全保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范围为6.91 ng/g~106 ng/g,平均含量28.6 ng/g,与荷兰农业土壤标准和国内外其他地区土壤中PAHs含量相比,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水平较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不存在生态风险。土壤中PAHs的组成以2~3环PAHs为主,占PAHs总量的45.4%~56.2%。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定量解析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45.3%来自化石燃料燃烧,32.9%来自生物质燃烧,未知污染源贡献21.8%。
  2、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含量范围为45.0 ng/g~211 ng/g,平均含量为139ng/g,高于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但低于荷兰农业土壤标准,且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土壤中PAHs含量相比,污染水平仍较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不存在生态风险。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的组成与获嘉农田土壤中PAHs组成类似,均以2~3环PAHs为主,占PAHs总量的76.7%。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定量解析泌阳农田土壤中48.1%PAHs来自于生物质燃烧和燃煤,37.9%来自机动车,未知污染源贡献14.0%。与相比,泌阳农田土壤中PAHs不存在生态风险。
  3、小麦不同组织中∑PAHs含量范围为13.9 ng/g~50.9 ng/g,其含量沿根-秆-籽粒依次降低。玉米不同组织中∑PAHs含量高于相应小麦组织中PAHs含量,但(除叶外)不同组织中PAHs含量差异不明显。研究地区小麦和玉米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植物中PAHs含量。小麦和玉米各组织(除叶外)中PAHs浓度与土壤中PAHs浓度显著相关,小麦与玉米各组织(除叶外)中PAHs来自于土壤中吸收的PAHs。小麦和玉米不同组织(除叶外)中均以2~3环PAHs含量最高,与相应土壤中PAHs组成特征类似。2~4环PAHs含量沿根-秆-籽粒呈逐渐增加表明其更易由土壤中向植物中迁移,而5~6环PAHs相反趋势表明其较难发生迁移;此外,玉米叶中PAHs组成特征与其他组织不同,表明其PAHs来源的不同。小麦根对PAHs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强,而其籽粒富集能力最弱,而玉米不同组织对PAHs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且小麦根、玉米根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富集与其本身理化性质并不相关。
  4、运用终生癌症风险增量(ILCRs)模型对获嘉和泌阳农田土壤中的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其致癌风险低于USEPA规定的可接受的致癌风险下限;儿童整体总暴露致癌风险稍高于成人整体暴露致癌风险,口腔和呼吸摄入为PAHs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获嘉玉米的CRI值最高,值超过了USEPA规定的可接受的致癌风险上限,致癌风险相对较严重。而获嘉小麦和泌阳玉米的CRI值在10-6≤CRI≤10-4之间,不具备严重的致癌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