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6h】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

1.1.1 课题提出

1.1.2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2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1.2.1 合作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2.1 合作学习的概念

2.1.1 什么是合作学习

2.1.2 合作学习的特征

2.2 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3.1 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预习

3.1.1 教师集体备课

3.1.2 导学案的编写和设计

3.2 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

3.3 合作学习方法实施的案例

3.3.1 案例一(新授课)

第四章 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假设

4.4 实验变量

4.5 实验材料

4.6 实验实施

4.6.1 实验前测

4.6.2 具体实施步骤

4.6.3 实验后测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1 实验前、后学习成绩对比及结果分析

4.7.2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4.7.3 实验前、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4.7.4 实验前、后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4.7.5 实验班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4.8 实验结论

第五章 合作学习的结论与反思

5.1 结论

5.2 对合作学习的反思

5.2.1 反思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2.2 反思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生物学习及其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B 高中开展合作学习后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后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河南省普通高中阶段于2008年秋季进入课改。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以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过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实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同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能力的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获取新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这种方式能够督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关于合作学习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本人通过参考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以期待能改善现有课堂教学,实现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特征以及合作学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教学实践,在濮阳市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设置了三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通过在实验班进行合作学习、在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的方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否提高班级学生整体成绩以及能否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第二、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包括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最后,对合作学习过程和整个实验研究过程进行了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分组均匀与否的问题、讨论过程中的纪律问题以及学生的参与问题,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存在实验时间短、实验材料单一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不是绝对严格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有利于后续研究的进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