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耕作制度对豫北农田杂草的影响
【6h】

耕作制度对豫北农田杂草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农田杂草的危害性

1.2 农田杂草现有的防治方法

1.3 豫北农田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常见杂草

1.4 杂草防除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1.5 耕作制度对杂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本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调查区基本情况

2.3 调查项目、时间及方法

2.3.1 取样方法

2.3.2 测定时间及项目

2.4 调查数据的汇总和计算方法

2.4.1 相对多度(RA)计算法

2.4.2 重要值(Ⅳ)的计算

2.4.3 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物种相似性指数

2.4.4 相对优势度的计算

2.5 物种优势度等级的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田田间杂草情况

3.1.1 麦稻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2 小麦大豆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3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4 小麦花生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5 四种轮作制度对小麦田杂草影响的综合分析

3.2 稻麦轮作制度下水稻田田间杂草情况

3.3 豆麦轮作制度下大豆田田间杂草情况

3.4 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玉米田田间杂草情况

3.5 花生小麦轮作制度下花生田田间杂草情况

3.6 秋季作物田间杂草情况的综合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农田杂草与农作物共同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杂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与农作物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在我国,每年因杂草造成的粮食减产约达总产量的10%。因此,农田杂草的防除对于提高粮食的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杂草生物防除的研究逐渐深入,生物防除相对于其他防除方法的优势也日益突出。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方式可以降低农田中某些杂草的优势度。本文通过对豫北地区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测定杂草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计算杂草的相对多度、重要值和优势度,以及不同农田的杂草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得出如下结论:
  通过对杂草相对多度和重要值的计算可以看出:稻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地肤、稗、播娘蒿、看麦娘为主,水稻田中的杂草以节节菜、异型莎草、鸭舌草、矮慈姑为主;豆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地肤、播娘蒿、捧头草为主,大豆田中的杂草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碎米莎草为主;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杂草以稗、播娘蒿、藜为首,玉米田中的杂草以莎草、苏丹草、马唐、牛筋草为主;花生-小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稗、播娘蒿为主,花生田中的杂草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为主。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相对多度和重要值在反应田间杂草的优势地位上有着一致性。
  田间杂草的数量以稻麦轮作田中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花生-小麦轮作田、豆麦轮作田、玉米-小麦轮作田。田间杂草物种的相似性以花生-小麦轮作田与豆麦轮作田的相似度最高,其次是玉米-小麦轮作田和豆麦轮作田,然后依次是玉米-小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稻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相似度最低的为稻麦轮作田和豆麦轮作田。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得出,不同轮作方式下田间杂草的物种多样性排列顺序为花生-小麦轮作田>玉米-小麦轮作田>稻麦轮作田>豆麦轮作田。
  通过对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相对多度、重要值和优势度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稻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中杂草的危害性较大。玉米-小麦轮作田和大豆-小麦轮作田在杂草的种类和数量上显示出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