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作者论”视域下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
【6h】

“作者论”视域下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作为电影批评方法的“作者论”

第一节“作者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 “作者论”的产生

二 “作者论”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作者论”的批评原则

一 “作者”身份的判定标准

二 伯格曼“作者”身份的认定

第二章 一个电影作者的诞生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三节 创作经历的影响

第三章 从主题看伯格曼“作者电影”:自传性主题的呈现

第一节 “神圣”与“人欲”

一 与上帝对话:追寻与质疑——《第七封印》(1957)

二 与沉默的上帝对话:虚拟的信仰——《处女泉》(1960)

三 不再与上帝对话的沉默:上帝的缺席——《沉默》(1963)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一 无爱的婚姻:《婚姻场景》(1973)

二 无爱的家庭:《秋天奏鸣曲》(1978)

第三节 人生的自画像:《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

一 聆听童年

二 人生的和解

第四章 从视听看伯格曼“作者电影”:主观化的视听风格

第一节 主观化的影像风格

一 脸孔及其它隐喻符号的运用

二 光影与色彩的表达

第二节 灵魂深处的吟鸣——以《黑暗中的音乐》(1948)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世界电影史上,英格玛·伯格曼是备受学术界推崇的“三大作者”①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伯格曼的两部杰作《第七封印》(1956)和《野草莓》(1957)相继问世,几乎获得了国际影坛众口一词的赞赏,国际影坛也因此迎来了“伯格曼热”。似乎毫无疑义地,伯格曼被公认为现代电影史中个人风格最为鲜明的“电影作者”之一。他的一系列经典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伯格曼的影片,近乎完美地呈现出“作者电影”的全部特征。在伯格曼的影片中,除了早期的几部影片外,其余全都是由他自己编剧和执导的。此外,伯格曼的影片有着十分鲜明且一贯的美学风格和主题个性。他的影像世界是非常个人化和主观化的,他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来述说人类所面临的最古老且最尖锐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对伯格曼成长历程、主题表达与视听风格的研究,探讨他成为伟大电影作者的原因。 论文一共分为两大部分。绪论部分论述国内外伯格曼电影的研究现状和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和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作为电影批评方法的“作者论”这一概念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进行界说与梳理,以此为本文运用“作者电影”理论对伯格曼电影进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从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成长历程、创作历程三个方面论述伯格曼电影作者的成长土壤。 第三章,伯格曼影片的主题意蕴带有很大的自传性,他对上帝是否存在的质疑,人在家庭与婚姻关系中的无力,以及生与死、善与恶的思考,都能从其成长历程中找到源头。该章节结合具体影片,从神圣与人欲、婚姻与家庭、人生的自画像三个层面论证伯格曼电影主题意蕴中的自传性。 第四章,伯格曼的影片向来以表现主体自我见长,以“灵魂拷问”的方式述说着人类生存中所面临的议题,故而其影片常常用主观化的视听风格引导观众不自觉地跟随影片中的人物步入沉思。因此,该章着重从主观化的影像风格与灵魂深处的吟鸣,即影像与音乐两方面分析伯格曼影片独特的视听表达方式。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结合伯格曼影片的特点,探讨其电影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