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66例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分析
【6h】

166例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图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OLE_LINK1

OLE_LINK3

OLE_LINK2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肺结核病人诊疗和复查中的使用。把个性化设计的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结果进行多组对比分析,摸索研究在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降低辐射剂量(本研究主要通减低管电流实现)的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使用价值,最大限度控制病人辐射危害,提高随访复查依从性,节约设备运行成本。 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166例从2017年6月-次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经痰检或病理确诊为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女性人数分别为77和89例。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体质量指数和扫描层数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采用个性化低剂量扫描。 2检查设备及方法 本研究采取设备是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机,摆放统一标准体位,以胸骨柄为基准中心,设定扫描范围为全肺组织,胸廓入口处至膈肌水平,训练患者进行多次呼吸,在患者进行最大吸气后开展单次扫描。具体要求如下,管电压120kV,床速86.2mm每秒,转速二转每秒转。螺距1.2,设置扫描层厚:0.9mm,层间距0.5毫米,对应的扫描视野为:263mm,而图像分辨率:768*768。管电流依据BMI大小进行选择,BMI≤18.5情况下选择20mA;18.5-24.9区间内选择30mA;大于25时选择40mA,其他的参数控制固定。 3图像处理技巧及方法 对所得图像适当的预处理,计统一使用相同后处理器,相同计算方法,1mm重建后发送至统一Pacs系统,再主观上由4名从事胸部影像诊断工作的CT医师进行双盲法分析。对有分歧的图像进行另一高级医师参与分析,遵从多数医师意见,作为最终意见放入研究数据库。具体方法是通过观察两组剂量所得图像轴位、冠状位及病变典型特显示上的差别,分析并记录数据,放入最终研究数据库。 4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4.1轴位图像评价法 双窗观察。对主支气管壁表明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肺门大血管支气管束边缘清晰度,周围末梢支气管血管束的清晰度、肺尖部及胸膜下区肺组织显示清晰度4项来评价;纵隔窗图像通过观察纵膈内血管间隙和淋巴结、心脏和主肺动脉边缘、胸壁软组织沿的锐利度4项来评价,以上每一个评价项都设置5阶评分。在此标准上,每位受检者取肺尖、支气管分叉、左心室下缘水平及左侧膈肌上缘4个层面进行评价,各层图像的得分根据相应的总分/观察数量之比确定出[1],把受检者4个观察层面所得分值总和后算出平均值,作为轴位图像的总得分。 4.2冠位图像评价方法 根据Mayo等[2]的评价标准,观察层面选定为同时显示左、右主支气管及气管隆突层面,进行分析评分。 4.3图像噪声评价 设置的区域为,支气管隆突层面的胸和降主动脉中心1平方厘米的区域。而对应的CT值的标准差也就是相应图像的噪声[3],最终值取两者的均值。 4.4病灶典型图像的评价 肺结核病灶的重要征象包括小叶中心结节、多发干酪样坏死、肺实变、空洞与空腔、磨玻璃阴影、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扩张、钙化、条索纤维性病变等多种影像学表现,在进行病理判断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此方面的文献[4、5、6、]。全部患者的病理图像质量均通过5级评分法进行评价[7、8],然后依据纵隔窗和肺窗双窗方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质量优的为5分(肺纹理清晰,病变显示良好,无伪影),良的为4分(肺纹理清晰,病变显示较好,极少伪影),一般(肺纹理稍模糊,病变显示可,有伪影可以诊断)为3分,合格(也就是图像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过无法显示出其细节,伪影很显著)为2分,不合格(噪音超过了一定的水平,无法直接的应用,不能进行诊断)为1分。对图像里目标观察点仔细观察评分并记录,比较其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4.5将所得数据与常规剂量条件下的肺结核患者图像进行对比。 5统计方法 轴位图像采用卡方检验,冠位图像对比采用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为0.05。 结果: 实验组患者肺窗、纵隔窗轴位图像差异不大,肺窗:P=0.567;纵隔窗:P=0.243。常规剂量组与实验组冠位图像质量肺窗重组图象双侧查验Z=-1.203,P=0.203,P>0.05;纵隔窗重组图像双侧查验Z=-1.179,P=0.312,P>0.05,两个窗位观察冠位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组与实验组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别。肺结核CT检测中的小叶中心结节、多发干酪样坏死、肺实变、空洞与空腔、磨玻璃阴影、淋巴结增大、支气管扩张、钙化、条索纤维性病变等的测量结果分别为:0.106、0.22、0.155、0.258、0.368、0.433、0.170、0.546、0.121。而采取两样本均数t检验方法对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参数验证,结果都达到了很高的统计水平,实验组受到的福射剂量明显的低于另一组的。二组的噪声水平的对比发现,P<0.01,低剂量对噪声影像较大,两侧间对比出现差异。 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核肺窗典型影像特征小叶中心结节、多发干酪样坏死、肺实变、支气管扩张、淋巴结增大、钙化、条索状纤维性病变等无明显特异性差异(P>0.05),在纵隔窗上,低剂量扫描颗粒较常规剂量大,但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辐射剂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具有较大统计学差异。低剂量扫描可极大控制病人的辐射危害,提高复查依从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