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
【6h】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建立概率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诊断效力进行验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特征

2.2 对训练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对训练集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通过一致性检验验证模型诊断效力

3 讨论

3.1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

3.2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诊断

3.3 数学模型在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3.4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不足及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浅表性食管鳞癌诊疗现状及展望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最新数据显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5位和第4位,且长期生存率较低,5年生存率仅为20.9%左右。
  食管癌转移途径包括直接扩散、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目前认为淋巴结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证实上纵隔特别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食管癌术后转移的重要部位。
  近年来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成为研究热点,而对于该站淋巴结是否常规清扫也出现争论。目前普遍认为,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一方面可保证根治性手术的手术效果,另一方面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三野淋巴结清扫目前在国内仍存在争议,我国未将三野淋巴结清扫列为标准治疗模式。相关研究证实,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可通过评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可能性,从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减少争议。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但各影像学检查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其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Logistic回归作为特殊的数学预测概率模型,是以影响疾病、导致死亡等发生的因素为自变量,以疾病、死亡等结果发生的概率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它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胸外科对肺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等方面。
  我们尝试建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概率预测模型并探索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规律,在肿瘤多学科治疗的今天,其可以为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证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胃镜、增强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均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具备术后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病理报告,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影像学特征。其中,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入组的85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利用其资料建立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概率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判断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入组的20例患者作为测试集对该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判断该模型的诊断效力。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训练集中85例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在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SUVmax及CT下淋巴结征象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SUVmax及CT下淋巴结征象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此5项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p=ex/(1+ex),x=-0.753-(1.346×肿瘤位置)-(1.360×分化程度)+(1.281×浸润深度)+(3.379×淋巴结SUVmax)+(1.911×CT下淋巴结征象),绘制淋巴结诊断的ROC曲线,曲线AUC为0.916,取截断值为0.661时,约登指数最大,该模型对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检验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99.9%。进一步对测试集20例患者行一致性检验验证该模型诊断效力,结果提示一致性为0.875(P<0.001),显示该模型对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诊断效能较高。
  结论:
  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临床危险因素联合影像资料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淋巴结性质,为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