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黄中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6h】

大黄中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酪氨酸酶

1.2 酪氨酸酶抑制剂

1.3 大黄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作用机理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限速酶,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决定着人体皮肤和毛发的颜色。在人体中,酪氨酸酶活性增强,使黑色素生成增加,黑色素的过量生成会引起黄褐斑、色斑、老年斑等皮肤病。因此,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可以有效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起到淡化此类斑痕的效果,进而达到美白的作用。目前,已发现一些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药物,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光敏效应、低稳定性等,甚至有些具有致癌的危险。因此,寻找具有低毒、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成为当前美容行业的当务之急。大黄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的功效。研究表明,大黄水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然而对其具体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蒽醌类成分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因此,本研究以大黄中五种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为研究对象,采用酶促动力学反应、光谱学及分子模拟等方法探讨五种蒽醌类成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及其抑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五种蒽醌类化合物均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为: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其抑制类型均为竞争性抑制。光谱学和分子模拟研究表明,五种蒽醌类化合物直接进入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主要通过疏水性作用力和静电引力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了酪氨酸酶二级结构的变化,导致酪氨酸酶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由于蒽醌类成分进入酪氨酸酶的活性位点,阻碍了底物左旋多巴(L-DOPA)进入该活性位点,形成竞争性抑制,这可能是最主要的抑制机理。此外,查阅相关文献,通过分子模拟软件,建立了酪氨酸酶抑制剂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获得预测能力较好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出新颖、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