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6h】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临床症状

3.手术前甲状腺功能

4. PTC-HT组、PTC组手术前甲状腺超声

5. PTC-HT组、PTC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6.基于 AMES、MACIS 系统对 PTC-HT 组、PTC 组风险分级以及预后评估

讨论

1.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流行病学的分析

2.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病理特点的分析

3.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危险因素的分析

4.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分子生物学层次的分析

5.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桥本甲状腺炎关系研究进展

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方面进行研究,为认识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提供更多的临床理论支持。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初次行甲状腺切除+中央淋巴结清扫,并且经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360例。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将所纳入病例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组(PTC-HT组)和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单纯PTC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在甲状腺彩超(结节大小、腺体形态、腺体边界、淋巴结、钙化及病灶情况)、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TT3、TT4、TSH、TPOAb)、临床病理特点(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袭、包膜外侵袭、肿块大小等)、临床分期以及风险分级(AMES)、预后评估(MACIS)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研究共纳入病例360例,PTC-HT组29例,单纯 PTC组331例。PTC-HT组男性8例,女性21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为41.23岁;PTC组男性142例,女性189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4岁。PTC-HT组较PTC组女性患病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PTC-HT组甲状腺肿大23例,甲状腺肿块24例,颈部疼痛26例,颈部压迫20例,吞咽困难27例,声音嘶哑28例。单纯PTC组甲状腺肿大90例,甲状腺肿块267例,颈部疼痛300例,颈部压迫125例,吞咽困难300例,声音嘶哑329例。PTC-HT组较单纯PTC组在甲状腺肿大、颈部压迫症状方面发生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01)。在甲状腺肿块、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发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PTC-HT组与单纯PTC组FT3(PTC-HT组:4.88±2.06pmol/L;PTC组:4.77±3.59pmol/L;t=-0.449)、FT4(PTC-HT组:16.81±2.69pmol/L;PTC组:16.98±3.57 pmol/L;t=-0.449)、TT3(PTC-HT组:1.65±0.36nmol/L;PTC组:1.62±0.37 nmol/L;t=1.178)、TT4(PTC-HT组:101.24±21.01nmol/L;PTC组:99.87±21.32 nmol/L;t=0.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SH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方面( PTC-HT组:93.29±111.87;PTC组:34.12±52.9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458,P<0.001),在 TPOAb表达水平升高方面(PTC-HT组:4.06±3.21;PTC组:2.81±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9,P<0.05)。
  4.手术前甲状腺超声情况比较。PTC-HT组(1.41±0.69)较单纯 PTC组(1.66±1.19)结节偏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1,P<0.05)。两组间在腺体边界、腺体形态、有无淋巴结肿大、钙化及病灶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临床病理特征比较。PTC-HT组[Ⅰ期:25例(86.2%),Ⅱ期:1例(3.4%),Ⅲ期:2例(6.8%),Ⅳ期1例(3.4%)]较单纯PTC组[Ⅰ期:254(76.7%),Ⅱ期:3(0.9%),Ⅲ期:27(8.2%),Ⅳ期47(14.2%)]病理分期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4,P<0.05)。两组间在病灶数目、淋巴结转移、病灶是否微小、肿瘤侵袭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在基于AMES系统对PTC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及预后评估中,PTC-HT(21.7%)组较单纯 PTC组(33.2%)患者危险性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于 MACIS系统对 PTC患者进行风险分级及预后评估中,PTC-HT(平均分4.60±0.77,得分≥6为7.9%)组同样较单纯PTC组(平均分4.88±0.81,得分≥6为15.7)患者危险性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性并未增加。2.提示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诱导因素。3.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在预后方面较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