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82年宪法及其修改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6h】

1982年宪法及其修改与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解析

第一节 宪法与宪法修改

第二节 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变迁

第三节 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第三章 1982年宪法制定及其经济制度方面的规定

第一节 1982年宪法制定的特殊背景

第二节 1982年宪法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四章 1982年宪法的历次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一节 1988年宪法修改及其反应的经济制度变迁

第二节 1993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三节 1999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四节 2004年宪法修改及其经济制度的规定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变迁及特点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内容变迁的特点

第三节 1982年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因

第六章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总结及展望

第一节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建设的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济制度立宪是社会主义国家立宪的重要特征之一。从1949年《共同纲领》颁布到2004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经济制度的变迁始终与中国宪法的修订密切相关。从1982年新宪法制定以来,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宪法不断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极大地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潜力,而每一次经济制度的变迁又都深深带有宪法调整的烙印。可以说,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宪法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运转,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内容规定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法律、任何规章、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定的每一次修正,必然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国家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发展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基础中的基础。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有规范化的经济制度。因此,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文章首先对宪法、宪法修改、宪法修正案、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变迁的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解析,为后面的论述做理论铺垫;其次对1982年宪法产生的背景和经济制度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梳理,介绍了1988、1993、1999和2004年对1982年宪法的4次修改通过的31条修正案及反应的经济制度变迁,接下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和原因;最后,总结了我国宪法中经济制度变迁的经验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宪法与经济制度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密切关系,对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何根据现实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或修改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规定的条文,适应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目前摆在我国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