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二茂铁探针的合成及其在QCM生物传感器组装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6h】

两种二茂铁探针的合成及其在QCM生物传感器组装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生物传感器

1.2 石英晶体微天平

1.3 生物传感器的再生

1.4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

1.5 课题提出

第二章 二茂铁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所用仪器、试剂及药品的处理

2.2 巯基修饰二茂铁探针(HS-Fc)的合成

2.3 生物素修饰二茂铁探针(Bio-Fc)的合成

2.4 小结

第三章 HS-Fc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3.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3.2 电解液的筛选

3.3 HS-Fc修饰金电极的制备

3.4 HS-Fc修饰金电极的再生

3.5 小结

第四章 Bio-Fc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4.1 Bio-Fc修饰金电极的制备

4.2 Bio-Fc修饰金电极的再生

4.3 小结

第五章 巯基和生物素修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对QCM生物传感器组装和再生过程的验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基于生物素-亲和素体系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生物传感器相对其他生物传感器有很多优势。QCM的非标记性和实时在线检测的特点及生物素可以修饰多种生物分子和与亲和素特异性结合速度快等特点,使该类生物传感器在医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石英晶片(金片)生产成本高,而且不同晶片的物理参数各不相同,修饰后的反应位点数也不确定,使得实验数据的可比性降低,严重制约了石英晶体微天平类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因此实现生物传感器的再生迫在眉睫。同时,在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监控手段不直观,有待引入新的方法。
  本论文以具有特征电化学信号的二茂铁为分子探针,以Au-S键和生物素-亲和素键两种键合方式为组装和再生反应位点,分别设计并合成了巯基和生物素修饰的二茂铁探针并组装到金表面上,通过电化学方法来研究组装和再生过程,最后用QCM/LAMP(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联用技术快速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实验,验证再生方法的有效性。此处图表省略图1生物传感器制备和再生示意图
  1.设计并合成了生物素修饰的二茂铁探针Bio-Fc和巯基修饰的二茂铁探针HS-Fc,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核磁氢谱和碳谱分别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此处图表省略图2二茂铁探针Bio-Fc和HS-Fc的合成
  2.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了HS-Fc修饰的圆盘金电极,并通过还原解吸法、UV/O3法、Piranha法和酸洗法(HNO3/HCl/H2O)对电极进行解吸附和再生。通过电化学手段、水接触角和原子力显微镜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UV/O3法和还原解吸法成功地断开了Au-S键,实现了HS-Fc修饰电极的解吸附和再生;Piranha法和酸洗法(HNO3/HCl/H2O)实现了部分解吸附和再生;还原解吸法在电极处理过程中的阻抗值有规律可循,可预测实验结果,并且电极可至少再生9次;UV/O3法处理的电极可再生8次。
  3.通过巯基辛酸法和巯基乙胺法均成功地将Bio-Fc组装到金表面上制备了二茂铁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巯基乙胺法制备的传感器重现性更强。同时,利用SDS溶液洗涤法和热再生法实现了传感器的再生。实验过程通过电化学手段、水接触角和原子力显微镜图加以表征。
  4.通过QCM/LAMP联用技术快速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实验,对研究的生物传感器再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Au-S键,还原解吸法可使之断开并再生至少两次,UV/O3法可使之再生至少一次;对于生物素-亲和素键,SDS溶液洗涤法和热再生法均可使之断开并再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